原标题:垃圾变肥料分类兑奖品——山东邹城部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见闻
新华社济南12月4日电(记者邵琨)“生活垃圾搞分类,村里兑换有机肥,垃圾不再满天飞,乡村如今也很美”。这是山东邹城老百姓熟悉的一首打油诗。近日,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第四检查组赴山东省邹城市进行实地检查发现,当地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作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持续治理的重要举措,成效显著。
记者随检查组来到香城镇北齐村看到,秀美的小村庄民居古朴、街道整洁、绿化带整齐有序。村里的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回收站、垃圾分类收集亭让人颇感新鲜。村民家门口摆放着两个垃圾桶,上面写着“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在我们村已开展三年了,现在每家每户都已养成习惯。什么垃圾该放哪个桶里,大家都知道。”北齐村村民说。
村民说,以前家里的垃圾全部倒进大桶里,每到夏天常有恶臭。如今,家里的垃圾分开装。每天早上,村里的垃圾分拣员将各家各户的垃圾袋回收到管理站。分拣员对每户人家分类情况进行评定打分。村民凭借积分可到垃圾分类管理室兑换洗衣粉、洗洁精等生活用品。
按“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模式,菜叶、果皮等在香城镇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经过高温生物发酵,变成有机肥。这些肥料既可以对外销售,也可以成为村民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的奖品。
碳渣、灰土、建筑垃圾等进入填埋场填埋处置;金属、玻璃、塑料等可回收垃圾经村废旧物品回收站回收后,进入邹城市资源回收再利用渠道;有毒有害垃圾经单独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
在邹城市市容环境维护中心的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监管云平台上,记者随检查组了解到,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上有60个摄像头、30台智能电子秤、30只智能远程监控电表,300辆垃圾分类运输车都安装了GPS定位装置,对资源化利用站运行情况、资源化利用设备运行情况、收集的垃圾数量、有机肥产生量及分拣员的日常工作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智能化、规范化、实时化、高效化,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早发现、及时解决。云平台产生的数据,已成为邹城考核各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目前,邹城已在13个镇规划建设了30座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站,日处理农村可堆肥垃圾约15吨,年均消减农村生活垃圾量约5000吨,转化成有机肥约1000吨;垃圾分类设施实现了镇域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邹城市市容环境维护中心主任步德行说。
第四检查组认为,邹城市农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垃圾分类就地利用效益显现,为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做出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