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熬村”变“幸福庄”——太行山区一个穷山村的蝶变之路

日期:12-03

原标题:“难熬村”变“幸福庄”——太行山区一个穷山村的蝶变之路

新华社石家庄12月3日电(记者范世辉)在太行山区河北省灵寿县陈庄镇西北深山区,有个村子叫“玉泉庄”,这个曾被称作“难熬村”的小山村,如今沐浴在洒满阳光的山坳里,干净的街道旁,散落着经过改造的新房,溪水穿村而过,小山村安静祥和而又生机勃勃。

村里老人讲,这里原本没有村庄,几个逃荒要饭的走到这里,在山坡上开荒种地,繁衍生息,渐渐成了村落。附近有“北傲”村,大家就给自己的村子起名“南傲”。只是这里气候奇冷,玉米都长不成个,乡亲们经常忍饥挨饿,有时候靠吃野草和树皮充饥。日子太苦,叫来叫去,南傲村就成了“难熬村”。

抗日战争时期,抗大二分校一部设在“难熬村”后山上。1942年,抗大二分校校长孙毅了解了村子的历史后说:“苦日子一定会到头的,难熬太晦气,不如改成‘玉泉庄’吧!”

然而,改了名字的村庄并没有摆脱“难熬”的命运。受深山交通不便和大山贫瘠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这里仍是灵寿县有名的贫困村。精准扶贫进行建档立卡,全村64户144人,常住村民6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达44户76人,大多数村民还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破旧石头房。

2016年,春节的喜庆还未走远,驻村扶贫工作队进了村。

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驻村第一书记郑云鹏说,入村时,老百姓几乎家家是危房,石头墙残旧破败,看着揪心。于是,他们把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当成了第一要事。

为解决改造资金缺口,驻村工作队依靠单位积极协调对接11家企业负责人到村开展帮扶,前后募集了价值上百万元的资金物资。同时,邀请鉴定机构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危房鉴定,确定36户列入危房改造。

改造户除享受政府危房改造补贴资金外,危房新建户按户籍人口由社会捐助资金再补贴5000元/人,危房维修按户籍人口再补贴2000元/人。全村共改造危房面积1600平方米,彻底改变了村子面貌和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是全县危房改造完成户数、改造面积最多的村。

“俺真想不到,咱这‘难熬村’的乡亲们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79岁的原村党支部书记薛永山说。

在危房改造的同时,该村又投资300万元,完成道路拓宽硬化4500平方米,安装路灯80盏,修建6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

有了新房子,村子也美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完成投资200万元300KW村级光伏发电和投资45万元食用菌大棚项目,全部贫困户实现分红,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791元。

致富带头人李小五在自己发展养猪事业的同时,每年春天把猪仔低价卖给贫困户,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帮忙找销路。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多的达四五头,又多了一个增收渠道。

齐良妮、齐傻小有智力残障,是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危房改造后从快坍塌的泥坯房搬进了三间新房,享受五保金、养老金、电网收益、食用菌分红等多种福利政策,吃住不愁。

如今,玉泉庄顺利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考核验收,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整村脱贫出列。

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林也有了奔头。他说:“我们山尖上有‘哨岗棚’旧址,山里有‘龙池’瀑布,以后发展旅游,日子会越来越好!”

西城259个社区全部签约法律顾问,居民可享免费咨询 来闽实习就业创业台湾青年已超过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