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入医保目录上市公司多了一张长期“粮票”
这意味着自家药品获得国家医保局严格按照程序筛选后的结果认可,从而能够成为患者看病治疗时可通过医保支付来获取的常备药品。
新京报记者自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获悉,近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将2019年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医保发〔2019〕65号),正式公布了谈判药品准入结果。截至记者定稿,两市公告还没有披露结束,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A股至少有16家上市公司有产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受此消息影响,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
进入医保目录,对于上市企业来说也就多了一张相对长期的“粮票”,毕竟,这意味着自家药品获得国家医保局严格按照程序筛选后的结果认可,从而能够成为患者看病治疗时可通过医保支付来获取的常备药品,也就容易带来较大的市场增量需求。
正如西藏药业所表示:“新活素自2017年进入基本医保目录后,近两年销量大幅上升。本次续约谈判成功,价格较2017年谈判确定的价格下降约24%,短期内对新活素的销售收入将产生负面影响,但中长期将有利于新活素市场份额的扩大、市场布局的拓展,对公司今后的销售增长和长远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虽然,药品进入医保目录,需要一定程度的让利,但却能够获得更好的品牌效应,同时顺利进入到国内各大医院、药房的主要采购名单,也因医保支付而被广大患者所乐意选择,由此形成规模化效应。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药品最大的成本在于先期研发,而一旦进入制造和流通环节,随着产量和销量的大幅度增加,边际成本随之同步降低,其总体收益能够冲抵让利幅度,甚至会带来更多增益。
与此同时,随着药品进入基本医保目录,销量和市场份额增加,不仅能带来更多的资金回收,用于企业研发新药、提升技术、产品能力,同时也能获得更高的行业占位,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当然,挑战依然是存在的。这两天流传的一个视频中,一款治疗糖尿病新药,国际价7~8元,为进入中国医保,药企第一轮报价5.62元,经专家4次砍价,药企同意每片4.4元。
专家为了推动药品降价所付出的努力令人点赞,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对于中国医保药品市场的巨大商机,外资药企也同样看在眼里,为了进入医保基本目录不惜“半价”。相比于国内药企,外资药企在研发技术能力、营销能力上都有一定优势,这也就提醒国内药企尤其是上市公司,必须不断提升原创药的自主研发,拜托以往仿制药为主的低端发展路径,如此才能从容应对外资药企的竞争,更多以品质而非价格赢得进入医保目录的机遇、获得广大医院、患者的认可。也就能通过业绩持续增长,以及足够的成长性,从而赢得资本市场的投票,朝着蓝筹股目标迈进。
对于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国家也在推动其朝着科技化、创新主导的方向迈进,这也可以从科创板更多鼓励生物制药类企业上市一窥。应当说,随着“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入,公众对于身体保障的诉求升级,包括制药在内的医疗健康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只有真正在药品研制上持续投入、推出更多高性价比新药好药的企业,才能分享到这一时代红利,否则可能被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这也就需要上市企业为代表的国内头部药企有更多主动创新和改革。
□毕舸(财经评论人)编辑陈莉校对范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