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家庭角落翻开新的“日历”
进入11月,伴随着一场大雪的降临,瀚海戈壁又增添了不少凉意,可是家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的村民张贵才内心却是热情如火。
“欢迎下次光临”“明年我带着家里人来旅游,还住你这里,到时候记得给我留好房间”……张贵才笑容满面地送走了一拨客人。
进到张贵才的家庭宾馆里,先是被一股股暖融融的热浪包围,干净的房间内,家电、家具……一应俱全,丝毫不输一些大宾馆。张贵才特意带我们来到卫生间,里面有马桶、洗漱台、热水器、淋浴器,和城市里的一模一样。
为什么张贵才要特意带我们来参观卫生间,这里面的故事还要从2018年说起。
村党委书记刘立君介绍,以前我们都兰河村由于地理条件和交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业为主,村民们收入来源单一。过去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是靠天吃饭,由于这里土地贫瘠庄稼种不好,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收成,好多人都从这里搬了出去。但随着精准扶贫的项目一个个在村里落户后,都兰河村的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不少人都从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路子。
现在的都兰河村,临近国道,每天从村口经过的旅游车辆络绎不绝,张贵才也瞅准机会,准备大干一场。2018年初,张贵才把自家新盖的砖瓦房改造成了家庭宾馆,准备借着逐年升温的旅游热,也能大赚一笔。
事与愿违,旅游旺季来了,可是张贵才的家庭宾馆却是门可罗雀。
张贵才说,那时候的装修和现在一模一样,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这个卫生间,不少游客来看房一听不能洗澡,上厕所还要去外面的旱厕就“吓得”马上开车走了。
张贵才感叹道,这也怪不得别人,这旱厕就是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冬天冷得蹲不住,夏天熏得没法进,为了遮气味会用煤灰或者土覆盖一下。若是起风了,一不小心还被吹得灰头土脸。条件好的村民家,用砖盖的厕所有顶有门还是要面对蹲不住和没法进的尴尬。特别是冬天,我们上了半辈子旱厕的人都不愿意来回跑,更别说这些来旅游的游客了。
着急上火的张贵才也是束手无策,就在张贵才准备放弃这个项目的时候,传来了好消息,乌兰县卫生健康局开始对都兰河村等几个村子实施“厕所革命”,张贵才赶上了好时候,2018年底张贵才家的厕所就完成了改造,就有了一进门参观的那个卫生间。
张贵才笑着说,这个小厕所可是救了我的命啊,2019年开始我家的生意就没断过,这一年下来就有了2万多元的收入。到了冬天,虽然游客少了,但是县里还有不少人会来我家吃饭,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现在真是“鸟枪换炮”,可以在家里洗热水澡,坐上马桶,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张贵才家的“厕所革命”,背后所折射的是时代的进步,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思想观念的转变。
据了解,乌兰县近三年来共拆除旱厕18座,实现学校、医疗等单位无旱厕,并且积极开展农牧区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2018年在铜普镇都兰河村、上尕巴村、河南村和柯柯镇西沙沟村实施完成68座农村卫生厕所,共投入22.09万元。2019年在柯柯镇赛什克村、南沙沟村、西村,铜普镇都兰河村、上尕巴村、都兰寺正在实施农牧区户用卫生厕所和寺院卫生厕所104座,采购吸污车3辆,共投入84.87万元;2020年计划在柯柯镇、希里沟镇、铜普镇实施农牧区户用卫生厕所2200座,预计投入1100万元。
厕所的改变就是农村一个家庭角落翻开的一篇新“日历”,“厕所革命”不仅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而且是传播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美丽名片。(程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