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日期:11-30
云南

原标题: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周斌

2015年,中国工程院定点结对帮扶云南澜沧县,召集在云南的院士开会决定由谁来牵头这一重任时,60岁的朱有勇说:“我最年轻,我来!”

就这样,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就带着院士团队驻扎进距昆明近600公里的澜沧县,来到直过民族拉祜族聚集的深度贫困地区主战场,并从此扎根农家、扎根基层、扎根扶贫一线。

小山村来了大院士

“澜沧不应该穷,这里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却端着‘金饭碗’讨饭吃,主要原因是科技落后和观念落后。”面对记者,在云南多年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朱有勇直截了当地说。

30多年来,朱有勇一直潜心钻研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等系列重大课题,成果丰硕。他经常说:“作为农业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研究的技术老百姓可以拿去用。如果只是在计算机上用,在试管里面弄,这样的技术是没有用的。”在朱有勇看来,“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朱有勇就这样穿行在田间地头、深山密林里,在当地建立“科技小院”,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全力以赴带领当地少数民族农民群众依靠农业科技脱贫致富。朱有勇牵头中国工程院云南澜沧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队,将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及高校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引入澜沧县的村村寨寨,对地方种植养殖机构和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造,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并以农业市场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素质的提升。

把“天拉长”

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人均耕地近6亩,但是没有把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老百姓长期靠天吃饭,只种了少量的玉米、水稻和甘蔗,冬天基本撂荒,蔬菜、水果甚至要靠外地运进来。

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论证,朱有勇认为,可以把“天拉长”,就是利用云南“冬无严寒”的特殊气候条件,避开降雨导致的病害多发期,种植冬早蔬菜。由于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可种植产地较少,当地冬季马铃薯鲜薯的价格是正季价格的5倍左右。朱有勇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引入澜沧县。该技术充分有效抑制了病虫害,减少60%的农药用量,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如今,种植冬季马铃薯渐渐发展成为山区农民的一大致富产业。冬季马铃薯在11月、12月播种,翌年3月、4月收获,周期短、见效快,澜沧县可以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由于“院士土豆”品质上乘,再有了这个“时间差”,销路畅通。蒿枝坝村、酒井乡坡头老寨村……现今澜沧县亩产达到3吨的乡村遍布,地头的收购价一公斤3元,平均每亩收入9000元,建档立卡户大多用一年时间就可脱贫。

把“地拉宽”

三七是我国大宗中药材品种,也是云南生物药业及健康产业的标志性品种。但三七种植有个致命难题,就是“连作障碍”。

朱有勇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了高产栽培才是导致“连作障碍”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借助于思茅松林下自然环境,朱有勇团队成功解决了三七育苗“连作障碍”,三七成活率从不到10%大幅提升至70%,他也将利用生物多样性进行“搭配种植”的尝试形象地称为把“地拉宽”。

在此基础上,朱有勇研究团队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从土壤仿生改良、养分仿生管理、生长环境仿生控制、病害虫害的生态控制、土壤仿生修复等方面模仿道地产区三七生长特点,实现了三七仿生种植。构建的技术体系在文山、石林和寻甸等区域成功应用,实现了三七种植的优质化、标准化和品牌化。

朱有勇研究团队创建的林下三七有机种植关键技术体系,让澜沧产出的天然有机三七比市面上的普通三七贵出多倍,每公斤干品能卖到6000多元,并且不与粮争地。澜沧县松林资源丰富,适宜林下三七生态有机种植的林地约25万亩,预计每亩产量50公斤至80公斤(干重)。林下有机三七已成为澜沧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有机三七的种植还促进了植树造林,提升了生态质量。

朱有勇将自己的技术无偿授予当地农户和企业,其条件只是不用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收益的15%必须用于扶贫。而这15%,其实就是朱有勇技术入股的收益。

从此,不少蔬菜批发商、三七药企或经销商就盯上了这位院士的行踪。他在哪里搞试验田他们就跟到哪里,凡是朱有勇指导出的新产品,必成他们的“爆款”。

面对这些成绩,朱有勇爽朗地笑着对记者说:“看到一个个村寨变样了,一户户拉祜族群众脱贫了,这对我来说,比发多少论文都开心。”

分类施策强化基层党建 领悟全会精神 理解“中国之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