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曲家乡调声声故里情
一曲家乡调,联系乡土的前世与今生,几十年前的人们,几百年的人们,都曾听过奏响过同样的声音
在广袤的田野上,如果说传统是一条河流,则或灵动、或粗犷、或婉转的乡间戏曲、小调、民歌、音乐表演,就如同河流上最耀眼的浪花。提到乡村,提到故里,人们总爱说起乡音。这不单是指语言,当儿时熟悉的歌声、笛声、梆子声、唢呐声响起,音乐在耳畔更是在心田流淌,那记忆中的家乡景象与久远的生活场景立刻变得鲜明起来,如一张老照片被轻轻拂去尘埃。
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在田间地头走访时,总会在不经意间与跋涉上百年乃至更久的民间艺术邂逅,它们通常已经被称为区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总是一场充满新鲜与惊喜的相遇,我们见到的是活的艺术,从最基层的民众、最厚重的土地上绽放与延续。
在河北雄安的同口村,白洋淀乡间乐师们坚守着自己的乐器和古老乐谱,一种名为“音乐会”的乡间表演已经延续百年。终于,在河北大学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学者们的发掘和鼓励下,村里乡亲们听了一辈子的《赶子》与《河西钹》登上了音乐学院的舞台。
海拔800米,两山夹一谷,北京昌平长峪城村,古代的军事要塞,至今仍保留着古村的村貌和生活习俗。村里的老戏台年代久远,长峪城村的梆子戏唱腔风格也是“老梆子”,有河北、山西梆子的特点,还有本村的独特演绎,就这么传唱了几百年。
北京密云大城子镇,“轿子坊”创立于清末民初,当时专门经营祭祀、庆典、红白喜事。创始班子一共有7人,所奏曲目全是工尺谱,曲子有普天咒、一碗水、四上佛、五雷阵等古老的传统曲子,这些曲子至今还在演奏。
京西太平鼓,国家级非遗,早期是一种来自满族妇女的集体歌舞,至20世纪初才有男子加入。北京丰台王佐镇怪村太平鼓队,今年陆续迎来了6位新人,目前,队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老中青”都参与的演出。新练的太平鼓套路,体现的主题就是传承,希望通过表演能够让观众们感觉到老艺术也是后继有人。
是的,老艺人们盼着后继有人。新京报记者采访中,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乐团难以为继,而老艺人们“指着这个根本养不了家”。民间艺术根植于集市、聚会、红白喜事,而随着这些年乡村与城镇接轨的加快,再加上年轻人兴趣的转移,老曲子在乡间越来越少奏响。如果不加以及时的保护,很多古老的乡土音乐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
保护确实已经开始,更关键的是,那些仍存在的曲调仍旧有着活力,有人愿意演奏与倾听。为此,乡村频道推出了一个报道专题,集纳了此前与新近记录的乡村乐师与他们的音乐故事。新京报记者也将不断走出去,发掘更广阔空间的“乡音”,为记录,为传播,也为传承。人们不希望乡间传统的音乐与演奏消失,那音乐与演奏之上附有来自先人的声音与记忆。几十年前的人们,几百年的人们,都曾听过与奏响过同样的声音,一曲家乡调,联系乡土的前世与今生。
新京报记者耿子叶
编辑张树婧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