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一副拐” 种啥啥不行的衡水韩王思公村有了万亩林

日期:11-28

原标题:靠着“一副拐”种啥啥不行的衡水韩王思公村有了万亩林

发展林产业和林下经济之后,村子的环境也改善许多,现在村子里只有一户因病致贫的人家还未脱贫

新京报讯(记者张羽)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镇的韩王思公村,村民常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个子不高,走起路还一瘸一拐,最近几天总是借着双拐到村民家里嘘寒问暖。这位就是村民口中的好书记——韩王思公村第一书记李红展。从主持扶贫工作到今年,村子还剩下一户村民因疾病尚未脱贫。别看李红展正式当书记不过两三年,但要说起他和村子的缘分,至少得有15年。他见过村内的贫瘠土地,也亲身参与为村子种下了万亩森林。

靠着“一副拐” 种啥啥不行的衡水韩王思公村有了万亩林

李红展(右一)为贫困户送生活用品。受访者供图

成为第一书记前与团队“造林”万亩

韩王思公村位于衡水市武邑县南部。由于过去地处于索鲁河故道河床,村子的土地沙化严重,土壤也十分贫瘠。

靠着“一副拐” 种啥啥不行的衡水韩王思公村有了万亩林

村内还留有部分老房子,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历史。受访者供图

李红展今年51岁,初次接触韩王思公村是在2004年。彼时,他在武邑镇任职副镇长,这个“贫穷”的村子属于他的分包片区。“地里都是那种细细的沙子,种植效益十分微薄,村民基本都没有什么收入,到老乡家里吃饭,土墙上糊着报纸,还能感觉到房子‘掉渣儿’,只是当时还没有贫困村的界定和概念。”

不到200户村民,靠着每家每户的“一亩三分地”,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本来地就不占优势,加上时而旱涝、时而大风拂沙的天气,难有种植收入。据李红展介绍,从粮食到蔬菜再到后来的大棚,村子都试了一遍,“一直在调整产业结构,但就是种啥啥不行”。

经过多次调研后,李红展决定放弃农牧业,只留足够的耕地做“口粮田”,其它的则发展林业。通过在村子周边大规模种植速生杨,发展林产业和林下经济,树木成为主要的销售产品。也因为速生杨林的种植,村子的环境也改善许多。李红展记得,当时的杨树林面积最多时达到了100亩左右,许多外地木材商都到村子寻求合作、购买。

而在村子成功调节种植结构后,李红展和他的片区团队又与周边其他几个村的干部群众用4年时间植树造林近万亩。“四个春秋”造出的树林也成为今日衡水市收割万亩森林公园的基础。

靠着“一副拐” 种啥啥不行的衡水韩王思公村有了万亩林

如今村子里街道房屋焕然一新。受访者供图

贫困户从10到1

李红展再次回到韩王思公村时已经是2016年。相比10年前,村子已有很大的不同。房屋整齐,村民的生活也明显更好。只不过,在166户村民中依然还有10户尚顶着贫困的“帽子”。

2016年3月,在武邑县纪委任职的李红展,主动申请成为驻武邑镇韩王思公村的扶贫工作队一员。随后在2018年初,驻村扶贫工作队人员更换,李红展还是坚持留下,并出任了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没有完成,当时想着至少得把最后一户帮好了再说以后的事。”

在李红展看来,致贫的原因,每户各不相同。除了稳定的收入外,如何帮助村民更好地生活或许更加重要,这也是防止返贫的关键。通过成立光伏合作社让贫困户参与入股,村子不仅有了稳定的产业发展,还能为贫困户每年提供3000多元的分红收入。

而最让村民印象深刻的是李红展亲力亲为的态度。解决收入、帮助就业、帮扶贫困户的孩子上学,有时甚至需要给村民当心理医生。

韩中强是目前韩王思公村尚未脱贫的一户。致贫原因是妻子患癌,大量的手术费用不仅花光此前的积蓄,也导致此后务工“没存下钱”。“一直咳血,两口子整天在家里对坐、叹气,也不愿出门,我们就一起到家里做思想工作,不出门不工作之后的生活不是更没保障,看病这块村委会肯定会帮着解决。”

通过申请大病救助,报销医疗费用,韩中强妻子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村子通过帮助韩中强接受务工培训,使他在衡水野生动物园找到一份饲养员工作。后来又到药厂打工,每个月收入4000元左右。单以贫困户的标准来说,一家目前已算得上“脱贫”。

“一家人开朗很多,如果不是这个病情,他们一家的生活其实很好,这种致贫其实就比较意外。”

爱骑车的“拄拐”书记

最近几天,李红展摔伤了腿。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不得不拿起放下已久的双拐。对于本就患有股骨头坏死的他来说,“拄拐肯定是走起来方便点,但是为了锻炼,平时一般都不拄拐。”

家住武邑县的李红展每天到村子主要靠一辆自行车。单程5公里,往返10公里,再加上在村子的“走街串巷”,一天下来,李红展能骑上20公里的路。

“主要为了多锻炼,开始时经常骑车就是希望锻炼双腿,后来慢慢习惯了,到哪能骑车就骑过去,这几天腿摔了也是因为骑车和别人说话,没注意跌了一跤。”

靠着“一副拐” 种啥啥不行的衡水韩王思公村有了万亩林

李红展的微信头像。受访者供图

李红展的微信头像是一张头戴骑行帽的自拍,那是之前他和朋友从衡水骑到济南途中拍的,每天至少骑了200公里。

虽然自身身体的不便导致沿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坦言,“风雨后的彩虹”也确实很美。

如今,李红展依然每天到森林公园散步、锻炼,他也喜欢这种自然的乡村环境。和韩王思公村的缘分还远未结束。“以前这森林环境更好,遮天蔽日,野鸡、野兔满地跑。”

靠着“一副拐” 种啥啥不行的衡水韩王思公村有了万亩林

村里部分房屋已被打造成住宿样板,为以后的民宿尝试打下基础。受访者供图

对李红展来说,扶贫工作算得上行将结束,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最后一户贫困户脱贫也并不是问题,而他也早已经开始将眼光放得更远。继续改善村子环境、尝试做乡村民宿样板,“脱贫后除了继续发展防止返贫外,还有乡村振兴,这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京报记者张羽

编辑张树婧校对李项玲

告别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 房企转型之风吹向哪里? 齐秦:叛逆小哥如今想努力做个理智的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