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王沥川,再见“血汗”综艺

日期:11-28
综艺高以翔

原标题:再见王沥川,再见“血汗”综艺

高以翔的猝死,或将成为一个契机,借此可以展开对整个综艺行业的反思与整改。

再见王沥川,再见“血汗”综艺

▲《101次求婚》剧照

近日,高以翔因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而猝死,引发了舆论强烈关注。

高以翔猝死事件,一石激起了巨大涟漪。

这一信息起初传开时,我还以为是一件明星不幸死亡的个案。但随后,随着诸多媒体介入,明星声音汇入,随着网友持续地关注与热议,更多信息不断被披露,渐渐地开启了对整个综艺行业揭露与反思的大幕。

再见王沥川,再见“血汗”综艺

▲《追我吧》节目组发布的声明。图片来自微博

甚而,这种反思扩大到了年轻一代的身体健康层面,有了更广泛的影响。

高以翔的不幸离世,或成为高歌猛进的综艺行业难以愈合的“伤口”,而对整个行业的反思和整改,也理当成为必然动作。

高以翔猝死,揭开了综艺行业“血汗”的一面

如果不是因为高以翔,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光鲜的综艺行业背后,还有如此“血汗”的一面。

高以翔参加的浙江卫视综艺《追我吧》,是一个高强度、危险系数颇高的竞技型挑战节目。据网友介绍,曾经的专业运动员李小鹏和邹市明也都参加过这一节目,均言感到吃力。这一节目中不仅有吊威亚徒手攀爬70米高楼的设计,还有高空滑索道速降项目,难度大、风险高。

高以翔在凌晨1点45分的时候参加跑步项目休克倒下,倒下前曾大喊“我不行了”,随后经抢救无效而离世。

再见王沥川,再见“血汗”综艺

▲艺人顺着绳索攀爬70米高的楼房。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高以翔死于心源性猝死,俗称心梗。无论其个人是否有身体病患,但是高强度、深夜运动,无疑是其死亡诱因。因此,浙江卫视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

这其中,高以翔的死亡时间凌晨1点45分,也是一个颇为敏感的时间点。虽说《追我吧》是一个夜间节目,但是据参加者陈伟霆介绍,节目录制结束往往也要到清晨6、7点钟。这就意味着,这个有着高强度运动的节目,一直是在逆人体生物钟而行。

而之所以说这个时间点敏感,是因为类似的综艺类节目,“熬夜录制”“高强度运转”“拖时间”,实际上是一种行业常态。

为何要熬夜录制?更多的是因为节目和艺人的时间不可控,使得这种情况形成了恶性循环。

综艺节目录制过程,因为参与者众多,往往有着复杂的变量,因一人因一事的耽搁,便会拖整个节目组的时间,这实是综艺节目录制过程中的固有缺陷。

那么,超时录制可以拒绝吗?据红星新闻披露,虽然有合同约定录制时间,但是节目方也有反制之法,如若艺人方拒绝超时录制,他们的出场或许会遭到恶意剪辑。

承受“超时录制”之苦的,当然不仅仅是参与节目的艺人,聚光灯背后更多的从业者,也同样不得不忍受这些所谓的“行业特点”。

高负荷的运转、超常的身体损耗、熬夜录制成行业常态,与此同时,综艺类节目的安全隐患,也未受足够重视。

近年来,真人秀类型的综艺节目,可谓狂飙突进,在诸多卫视如春笋般涌出。类型多样,风格各异,这些节目为了冲高收视率,往往会通过制造的冲突和看点来实现目的,收割流量。而诸多类型不一的项目,缺乏标准化的安全审查与及时的医护保障,无疑会造成人为的隐患。

再见王沥川,再见“血汗”综艺

▲在最近一期的《追我吧》节目中,有艺人从设施上掉下来。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这些隐患,一直都时隐时现,只是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2013年《中国星跳跃》节目,释小龙团队的一名助理便在录制节目时溺亡。2018年3月,歌手张杰在录制浙江卫视的综艺时,缺氧晕倒。演员邓超和王宝强,也都曾在综艺节目录制过程中骨折过。

如今,高以翔以自己的死,又再一次为综艺节目的生猛狂飙敲响了警钟。

高以翔之死能唤醒什么?

高以翔的猝死,已经自发地引起了艺人、节目制作方、经纪公司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对整个综艺行业的反思。

再见王沥川,再见“血汗”综艺

▲《追我吧》节目录制地有部分比赛设施被塑料布遮盖。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野草般生长起来的真人秀节目,本是舶来品。近年来,被大量复制引入,又加以本土化创新,带动了一轮综艺节目热潮。这其中,运动型竞技类节目也尤为火热。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新兴事物、新兴行业的出现,天然地也带着秩序上不统一甚或混乱。这一点,真人秀类型的综艺节目无法避免。

但是,高以翔不能白白成为这一行业“失序”中的牺牲品。

综艺节目一味追求收视率、流量至上的思维,进而让节目一味追求强度和刺激,或许是造成高以翔猝死的直接肇因。对于这一意识的反思,当下尤为需要。

而具体到综艺节目本身,节目需要超时甚至熬夜、通宵录制的痼疾,或许一时难治。

但是,具体到安全层面,从综艺节目的节目策划、流程内容设置,到节目制作前的参与者的体检、安全协议、保险,以及节目录制过程中的安全维护、医疗保障,录制后的安全检查等等细节,都应该被重视起来,加以标准化、规范化。

再见王沥川,再见“血汗”综艺

▲高以翔粉丝将写好的小纸条挂在树枝上。图片来自新京报

而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高以翔猝死一事的影响,早已“出圈”,有了远超综艺、娱乐圈的影响力。例如,对于“心源性猝死”的预防和急救趁此机会,被大大科普了一把。而公众将高以翔的离开,也视为更普遍意义上的“工作过劳”,进而“反求诸己”,对个体的身体健康,有了更多关注。这种反思,无疑也是及时的。

高以翔离世带来的影响,依然在发酵。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希望通过高以翔不幸离世的消息,引起业内的改变,希望通过一个血的教训,能引起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反思。”

一个个体的离世,或许本不应该被赋予如此多的社会意义。但是,导致高以翔离世的因由,牵涉着广泛的社会因素,的确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反思。

逝者已矣,愿高以翔安息。

□狄宣亚(媒体人)

编辑:和生实习生:孙文静校对:王心

情侣拒还手机,发短信教训失主:这波操作也该教训一下了 安徽:特色产业促扶贫 全省701个贫困村发展“一村一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