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读物《检察官:少年,你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出版发行

日期:11-28
普法检察官

原标题:普法读物《检察官:少年,你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出版发行

普法读物《检察官:少年,你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发行

正义网讯(侯绍辉阮晓静)“没想到他刚挂上倒挡,一脚油门下去,汽车竟然像离弦之箭一样急速后退,嘭的一声撞上了货车,眼前的一幕让小飞惊呆了。”这段内容来自近期在全国出版发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法治进校园”法治教育宣传活动系列图书《检察官:少年,你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中的案例故事。此书以青少年为普法对象,以看得懂、记得住的形式对案件释法说理,是一本可读性与启迪性兼备、法律性与文学性并存的法治宣传图书。

取材于真实案例,以身边的事儿教育身边的人。真实的案例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使普法更具针对性。此书的内容基础来自浙江省瑞安市检察院薇薇道来工作室一线检察官形象“薇薇老师”经办的真实案例,该作品的同步视频内容在当地电视台为147所中小学、15万余名中小学生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薇薇道来”——听我“娓娓道来”,成为检察官走进校园讲法治课时最受欢迎的开场白。

唯其真实,才会让人信服。每个案件故事采取“案、法、理”的结构布局,寓法于案,寓理于事,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迪性。正如此书开篇第一个故事《游戏引争议

同窗拳脚向》,先是讲述了学生小飞和阿杰因为讨论游戏而打架、造成阿杰轻伤的事,这是“案”的部分;接着点出与本案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应的法条部分,这是“法”的部分;最后配合“薇薇语录”诠释故事中的道理,“青春不是‘游戏’,错了不能‘重来’”,这是“理”的部分。能够将人生的道理蕴含于故事中,警示青少年见微知著,释法说理便是这本书的最终目的。

根据校园内常见问题,有针对性地通过六大版块释法说理。书名中的“那些事儿”让我们不由地想起当年一本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其中内容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或历史,改编成通俗有趣的故事或小说。从结构上看,全书以“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法律那些事儿”为基本章目,共分为同打架有关的那些事儿、同网络有关的那些事儿、羞于启齿的那些事儿、同盗抢有关的那些事儿、寻找刺激过头的那些事儿、远离毒品的那些事儿六大版块,同时在每个篇章下包含数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为了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更好地达到普法以及预防犯罪的社会效果,作者在尊重案件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对案例故事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加工,增添了人物对话、犯罪过程、心理活动的描写等。而“解解气”“没什么大不了”这些口语化、生活化、孩子喜闻乐见的叙事语言,也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图书配光盘,多种形式增强阅读体验。图书以文字配漫画的形式,使内容更加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结合每一期配套的短视频,更加直观地触动孩子的心灵,拉近普法教育工作中与孩子的距离。全书结合涉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以连环画内容图景式展现孩子常见诱发犯罪的几类情况,具有借鉴意义,书中部分内容曾荣获浙江省法治教育精品课程第一名。首先是使内容形象生动、交互性更强。艺术创作通常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通过漫画、短视频等不同形式向青少年形象地宣传法律知识,易于被其接受,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其次是作品更加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印象中检察官的形象通常是严肃的、刻板的,而漫画形象的“薇薇老师”是亲切的、活泼的。以“薇薇老师”的口吻来将法律故事“娓娓道来”,拉近了检察官和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了漫画的助读功能,阅读体验更佳。这种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普法形式不会让人产生抵触感,更能激发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的兴趣,促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转变。

作品活泼有趣又丰富的内容与精美多样交互式的形式,都是为了服务于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个最终目的。诚如在前言中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的美好祝愿:“我们把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自护技巧汇编成这样一本本小书,把法律送进校园,送到你的身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伴随你长大成人!”

《两只老虎》北京首映,“还珠剧组”重聚 团伙买820万条个人信息建网站 供中介付费查询被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