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年人是社会“包袱”?国家新印发的这个文件给出了权威说法
摘要:重视“老有所为”,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不可忽视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规划》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其中谈到,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要改善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一方面要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另一方面要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包括创造老有所为的就业环境,充分调动大龄劳动者和老年人参与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2000年至2018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49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7.9%。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重视“老有所为”,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不可忽视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宜片面地、错误地把老年人看成是包袱和负担,看成是无用之人。老年人虽然不再有年轻人那样的蓬勃朝气和锐气,但是老年人饱经世事风霜,拥有年轻人不具备的经验和智慧,也自有其价值和作用。而且,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人们的可预期寿命正在延长,低龄老年人完全有能力也有时间为社会发挥余热。季羡林先生生前曾表示,他对报纸上天天大声叫嚷“老龄社会”,好像人一过六十就成了社会的包袱,有着极大的反感。他说,不少人虽然寿登耄耋,向着百寿甚至茶寿进军,但仍然勤勤恳恳,焚膏继晷,兀兀穷年,难道这些人也是社会的包袱吗?季羡林先生本身就是一个例子。改革开放时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但他用三十多年的老年人生,在学术文化上继续创造了耀眼的辉煌。
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低龄老年人健康水平的上升,国际老年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老年人活到75-80岁时,其生理和心理功能,完全可能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加之技术的不断发展,重劳动岗位日益减少,在不少国家,老年技工深受欢迎。这就是说,老年人既可以从“文”,也可以从“武”。
因此,不能总以老眼光看待老年人。人不可能青春常在,但可以老当益壮。不要把老年人视为社会的负担和包袱,而应一样看作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推进者。关怀老人,在重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同时,不可忽视“老有所为”“老有所用”。退休老人如果身体尚可,让他们有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为社会发挥余热、改善社会劳动力的有效供给的同时,也有益于加强他们与社会的联系,摆脱孤独寂寞感。让精神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可以延缓衰老尤其是心态的老化。与此同时,老龄人口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通过参与外界活动,收获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这就需要社会改变对老年人的形象定位,积极创造条件,便于老年人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融入社会,让他们在“有所为”“有所用”中燃烧余热,而不是把老年人视为“包袱”冷藏起来、闲置起来。
基于此,创造“老有所为”的就业环境,既是爱老尊老行为,也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努力中应得到充分重视。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