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丨美好的11月27日,从关注健康开始

日期:11-27
肿瘤细胞癌细胞帕金森

原标题:晨读丨美好的11月27日,从关注健康开始

●首台脑数字PET完成数百例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等退行性脑病的诊治是当今的医学难题。华中科技大学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成的团队近日搭建成功全球首台脑部专用数字PET仪器,并完成287例脑部成像,为脑疾病患者提供了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关键工具。

截至11月18日,该仪器完成的287例临床试验中,帕金森症患者占80%、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5%、脑肿瘤病患者占5%,其余为术后复查等其他情况患者。此次科研临床试验负责人、中大附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张祥松表示,数字PET的脑部成像结果充分显示其超高的生化灵敏度,填补了在脑部退行性疾病领域诊断仪器的空白。

●头发中的基因变异肽可识别身份

在案件侦破中,法医科学家以前需要从附着有毛囊的皮肤中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NA)。然而,最新的技术已经转而分析头发本身的蛋白质,比如角蛋白。由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根据其遗传密码而在人与人之间略有不同,因此这些信息可以被用来在没有DNA的情况下高精度地识别人。

当研究人员使用质谱分析法寻找头发中的提取物时,他们发现这种方法能够比其他提取技术获得更多的蛋白质及其亚基——肽。截至目前,研究人员共发现12种被称为基因变异肽(GVPs)的蛋白构成模块。GVPs如今还没有被用于刑事案件中的人员识别,未来很有可能会这样做。

●人工智能可以实现给血细胞分类

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和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在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样进行分类方面,深度学习算法表现出色。该论文发表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

研究人员每天要在医学实验室和诊所评估数百万个血细胞以诊断疾病,并且分出15个种类,这些重复性工作依靠人工完成容易导致样品质量变化。科技日报报道,由卡斯滕·马尔博士领导的团队使用从100例侵袭性血液病AML患者和100例对照的血液涂片中提取的图像,然后将其与人类专家的准确性进行比较,来评估这种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马尔表示,深度学习算法的性能与细胞学家一样好。

●癌细胞“天线”有助开发新疗法

受体蛋白CD95存在于所有癌细胞表面,像癌细胞的“天线”一般,可发出不同信号。德国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对于在培养皿中分离出的单个肿瘤细胞,激活CD95可以启动细胞凋亡机制;在自然条件下真实的肿瘤组织中,激活CD95反而会促进肿瘤生长。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马丁-比利亚尔瓦表示,这一结果可开发新疗法,将CD95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刺激信号转化为凋亡信号,也有助于阻止肿瘤细胞对治疗产生耐药性。此前临床试验表明,当与放疗联合使用时,阻断CD95的信号可以提高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此次研究也是第一次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原因。

新京报记者张秀兰

编辑岳清秀校对李项玲

平谷:召开派驻机构负责人、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工作例会 “5·17”特大非法采砂案宣判 24名被告人获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