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中国经济“体检单”释放三大积极信号

日期:11-20
中国经济

原标题:国际锐评丨中国经济“体检单”释放三大积极信号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20日)公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过去五年经济规模明显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持续提升,有力证明中国经济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

自2004年起,中国每五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经济普查,这被形象地比喻为国民经济“大体检”。此次经济普查历时两年,对中国境内1亿多个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包括调查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效益,进一步查实各类单位数量、从业人员、资产负债、营业收入等基本情况。在中国经济处在结构性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本次普查为掌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支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经济普查结果反映出,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等举措推动下,中国经济正在稳健转向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释放出三大积极信号:

首先,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迅猛,带动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本次普查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的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占第二、三产业总数的比重达到80.3%,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达到81%,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比达到55%。其中,到2018年末,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比5年前分别增长131.2%和115.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则比5年前增长316.2%。这表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实至名归的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充分体现了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举措正在发挥效用。

其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大量增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活力。过去五年,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年均增幅分别高达14.9%和13.5%。大量新设企业的背后是对中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认可和信心。过去几年,中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同时进行大规模减税降费,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极大提升了市场主体活力,也增强了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世界银行在《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将中国的排名大幅提升15位,超过法国、荷兰和瑞士等国家。

第三,创新驱动发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了更多能量。此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法人有6.6万个,比2013年增长37.9%。全国有11.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新产品开发,比2013年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研发经费支出比2013年增长55.7%,申请专利数量增长70.7%。在当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之下,寻求新的增长点成为全球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创新则是必由之路。中国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入推进,正在为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蓄积新动能。

与此同时,本次经济普查也反映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短板。比如,社会养老、医疗、教育等需求在不断增长,市场供给却存在滞后;产业技术进步有待继续提速;高技术制造业数量比例虽有所增加,但跟产业升级、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恰恰指明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时隔五年的国民经济大普查,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全面的透视和盘点,也让中国收获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尽管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有理由相信,随着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将释放更大的潜力和活力,从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更有力支撑。(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任编辑:吴金明

平安银行邓俊毅:区块链促供应链金融升级与金融产品创新 拉卡拉收关注函 问题涉考拉征信违规、POS销售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