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找回失落的番茄美味入选2019中国农业科技重大进展
2019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发布了智库报告《2019中国农业科技重大进展》,共有10项重大进展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2019年11月20日举行的“2019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发布了智库报告《2019中国农业科技重大进展》,报告遴选了10项重大进展,包括找回“失落的番茄美味”全面揭示了番茄育种中果实代谢物的变化规律,高效疫苗有效阻断H7N9病毒由禽向人传播等。
农业科技研究究竟做什么
现代社会中,学科分化越来越细,也越来越专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工作,往往不被专业外的人所知。那么,农业基础科学究竟研究些什么呢?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介绍,“农业科研的基础性、长期性、稳定性工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构建系统性观测体系。用科学方法观测水、土壤、气候及生物资源的长期变化。二是保障稳定性的科研条件。包括长期试验用地、自主产权的大动物种群、具有气候模拟功能的品种实验室、农业监测试验的标准物质等。三是建设支撑性科研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支撑性科研人员队伍,没有他们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就没有尖端科技的诞生。四是重视基础理论创新。开展重大创新性研究,此次报告发布的10项重大进展,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十项重大进展都有些什么
成果一:多重组学研究助力找回“失落的番茄美味”,全面揭示了番茄育种中果实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为植物生物学建立了多重组学研究体系,为番茄品质育种奠定了代谢生物学基础。
成果二:水稻自私基因挑战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现了控制水稻杂种育性的自私基因,阐明了籼粳杂交一代不育的本质,为创制广亲和水稻新种质、有效利用籼粳交杂种优势提供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成果三:发现兼具提高产量与稻瘟病抗性的水稻基因,打破了单个基因不可能同时实现高产和抗病的传统观点,为高产高抗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新途径。
成果四:发现兼顾产量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为“少投入、多产出”的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基因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育种策略,预示着新的“绿色革命”即将到来。
成果五:我国主导的3000份水稻基因组重测序成果发布,构建了全球首个近乎完整的、高质量的亚洲栽培稻的泛基因组,开启了“后基因组时代的水稻设计育种”,体现了中国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
成果六:解码陆地棉纤维品质和产量的遗传秘密,为棉花重要性状定向育种提供了较为精准的分子标记和基因资源,标志着我国在棉花核心种质重要性状表型、新基因发掘等领域跃居国际领先行列。
成果七:揭示亚洲棉在我国从南到北的分子演化规律,为亚洲棉在我国从南到北逐步演变提供了有利的分子证据,为其优异基因向陆地棉转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成果八:高效疫苗有效阻断H7N9病毒由禽向人传播,疫苗免疫后有效阻断了H7N9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在阻断人感染H7N9病毒方面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成果九:揭示可转移性黏菌素耐药基因如何污染人类食物链,为我国临床用药、耐药性防控国家行动计划以及畜禽养殖业抗菌药物减量化行动提供了科学支持。
成果十:发现植物防卫免疫通路新机制,发现了植物免疫通路的新机制,对于寻找新的植物免疫防卫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编辑张树婧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