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地政府机关向社会开放食堂”这件小事儿折射出什么?
据媒体报道,近日多地政府机关向社会开放食堂,引起广泛关注。譬如,杭州市余杭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食堂过去在工作日只对该区域内入驻政府单位的工作人员开放,现在则面向社会公众。食堂负责人面对采访时坦言:“这其实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从职责上来说,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是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服务的;但作为政府机构,我们认为,为市民服务也是我们的职责。”类似的事情不止浙江杭州一家,江苏、江西、甘肃、福建多地都有报道,一些食堂开放后,肉包或面食因太“火”以至于脱销、限购。
常言道,民生无小事。从多地政府机关向社会开放食堂赢得市民好评,乃至个别菜品极其火爆,被广大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导致脱销这件看似无关军政大计的“小事儿”上,我们能够读出什么来呢?
在笔者看来,这件“小事儿”正是各级政府积极落实“群众路线”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要指示的积极之举,应该被肯定、被点赞、被推广。
首先,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也是人民政府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坚持走群众路线,就是要让我们的机关公务员与人民同吃同用,不搞特殊,从根本上摒除特权思想。历史雄辩地证明,有了“群众路线”这个根本的法宝,我们的党才会与人民永葆鱼水之情;反之,丢掉这个法宝,我们的个别干部可能就会走向违纪违法的邪路,不仅自毁前程,更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所以,从教育干部、保护干部的角度讲,各级政府此举也是用心良苦。
第二,要想让广大干部在“群众路线”的正道上坚定、稳定、持久地走下去,没有制度上的深层改革,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欣喜地看到,此次“多地政府机关向社会开放食堂”并非应急、应景之举,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制度改革,而且是党和政府自己对自己进行改革。这恰恰是“党要管党”的精神之真谛所在,也是我们党不断实现自我革新、永远走在历史前列的必然举措。
第三,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中国崛起的本根在自身——“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还是要依赖我们的十四亿人民以及从中涌现出来的九千万党员。在中国内部,打破各种藩篱、阻隔,破除种种人为的限制,打造上下一体、同心同德的干群关系,打造风清气正、奉公守法的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摒除特权意识、强化市场机制的消费场域,才是我们真正扎实、持久地提振经济、凝聚民心的治本良方。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的中国正加速崛起、复兴,比1840年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同时也遭遇了来自外部的空前压力、阻力。值此历史关头,尤其需要发扬当年红军将士官兵平等、上下一体的优良传统。唯有如此我们国家的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把九千万党员和十四亿人民拧成一股绳,看齐核心,与子同袍,共同进退。当年,凭着这样一股子冲劲儿,装备简陋的工农红军冲出了万千敌军的重重包围,冲出大山,跋涉万里,抵达延安,从而改写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今天,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从老一辈革命家苦难而又辉煌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精诚团结,越挫越勇,“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作者王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