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福村:村民乐享新生活

日期:11-18
福村

原标题:昌福村:村民乐享新生活

地里的农民勤劳耕种、沟渠流水潺潺灌溉农田、一株株桑树枝繁叶茂、村民日夜安心出行……这是如今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的真实写照。见习记者陈钰婷通讯员刘平

村干部带领种桑养蚕贫困户收入大幅改善

“这次养蚕我赚了近2000元,收益又快又高,总算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昌福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洪富全已经年过半百,家里有患病的妻子和正在上学的孩子,过去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从去年开始,依靠种桑养蚕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2018年初,昌福村党支部书记何和铭来到洪富全家中,针对他的家庭情况,提出了种桑养蚕的建议。“我妻子卧病在床,需要长时间的照顾,养蚕可以在家里进行,一边做工一边还能照顾妻子。”洪富全对此提议很是认可,同意加入村合作社,前往琼中学习种桑养蚕技术,回村后试验养殖的第一批蚕宝宝,就收获了近1000元的收益。

尝到了种桑养蚕的“甜头”,洪富全决定拿出家里4亩地种植桑树,种苗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由于桑叶一年四季均可种可摘,且蚕宝宝从蚕卵到结茧的周期较短,只要养殖方式正确,仅一个多月就可以有好的收成,每张蚕可卖到1800元左右,年收入可达上万元。

“洪富全的内生动力很足,很能吃苦,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找到合适的产业。”何和铭说,为了帮助洪富全扩大养殖规模,村委会在他居住的房子旁加盖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养蚕厂房,出于安全卫生考虑,还投入2万元在他家中建设了厨房和卫生间,为洪富全一家种桑养蚕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治理疏通沟渠

保障农田用水

在进行产业扶贫的道路上,不仅要思考“发展何产业”,还时常面临“产业发展难”的问题。过去昌福村的水资源短缺,主要靠上游水库排水灌溉农田,但不知为何,近年来农田沟渠却少有水流,种植作物的农民只能“靠天吃饭”。

就在今年初,昌福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学林得知村内情况后,立即对排水难题的源头展开调查。在走访中李学林发现,造成沟渠枯竭的原因一是上游鱼虾养殖场截流用水,二是长期积累的淤泥将沟渠完全堵塞。

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对症下药”,李学林率先带领乡村振兴工作队、党支部党员和各村民小组百余人,对全村的灌溉沟渠进行了治理疏通,同时李学林还来到水渠上游与鱼虾养殖场的负责人沟通,对沟渠用水进行放流不得截流。

经过当地政府、百姓万众一心的“清渠行动”后,截至3月初,昌福村委会所属的33个自然村的水渠已经全面贯通,疏通25处截流点、清理淤泥3500立方米、清理杂物垃圾20吨,使690户3502名群众受益,4600亩农田得到灌溉。

“接下来计划修建一条引水渠和一条排水渠,与上游水库连通确保水流通畅,切实保障村里的农田用水。”李学林说。

整治人居环境

探索发展新路

“村民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不仅要让贫困户成功脱贫、村民户户有饭吃,还要把乡村的环境建设得越来越好,让村民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昌福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灯光亮化及道路硬化工程,为昌福村委会下辖33个自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总计350盏,实现了灯光亮化村村通,同时为4个自然村新建道路及巷道总长1512米,为村民日常出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据悉,昌福村委会下辖的美篆村、大道湖村已被列入美兰区“十美乡村”文明生态村,接下来工作队将结合不同村庄的特色亮点及历史文化故事,规划侨乡文化、红色文化、村落古文化3个展馆,大力建设共享农庄和美丽乡村,紧抓“旅游扶贫”战略机遇,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绽放在江东新区 建设一线的“铿锵玫瑰” 秦皇岛:这辆私家车为何总在凌晨加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