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南地区群体性崛起,秘诀在产业转移“雁阵模式”
产业转移“雁阵模式”,才是西南地区群体性崛起延续的真正原因。
▲资料图。图/新京报网
近日,31省区市陆续公布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
在我看来,这份成绩单一大亮点是西南地区群体性崛起延续,西南地区省份保持了较高增速。单从GDP速度来看,云南、贵州、西藏、江西、福建增速位居全国前五,增速均超过8%,其中云南增速达到8.8%,贵州和西藏增速达到8.7%。
近几年来,西南地区云南、贵州、重庆等多次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这一次数据又延续了前几年的辉煌。为什么西南地区在全国经济增长当中能够一骑绝尘呢?
在我看来,首先是“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促进了该地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的发展,尤其是差异进一步与东部省份缩小,从而激活了西南地区的增长活力。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带动,形成了西部地区全面开放新格局;实行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内的各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例如,今年8月份,为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一批重大铁路、物流枢纽等项目开工建设,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初步建成。
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效带动了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群、经济带、都市圈等新的增长极逐渐形成。不仅直接带动了西南地区的GDP增长,更是激活了较为持久的增长潜能,优化了产业结构。此外,在国家扶贫战略之下,贵州省、云南省等也受益颇多。
按理说,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并不只针对西南地区,其他省份和区域的促进政策也力度很大,那为何西南地区能一枝独秀呢?
我认为,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受益于产业转移的“雁阵模式”。这个概念是日本人提出来的,即亚洲各国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了有梯度的产业分级,各自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除了亚洲各国之间的产业转移,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这个经济现象。也就是说,从发达省份向后发展省份转移。西南省份毗邻东部发达省份,人口基数等具有先天优势,使得西南地区省份近水楼台先得月,享受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各种红利。
由此我们看到,西南地区省份近几年GDP增长表面上看是投资拉动,但是背后是有着很强的产业驱动力,而只有基于产业发展的GDP才健康、才具有可持续性。
因为,不仅仅产业意味着实体经济(主要是制造业等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产业的活力必然带来巨大的人口回流。因而,其所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化建设,才具有源头活水,这是产业化、城市化真正要义所在。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城市沦为“空城”“鬼城”,从而形成产业、投资、消费的良性经济增长。
因此,产业转移“雁阵模式”,才是西南地区群体性崛起延续的真正原因。这对我国西部地区以外的省份也是很有启发价值的:东北三省等要想实现GDP健康持续增长,还是要把握好产业转移“雁阵模式”所带来的机会,保持产业发展定力,而不只是看投资短期拉动。
尤其是在部分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内地省份其实仍有着较强的优势。做好“雁阵模式”产业承接,这无论是对区域经济,还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盘和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编辑:李冰冰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