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优质人才和资源如何重归乡村?
以人为核心推动新一轮城镇化,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高达70%,未来住在农村的人不一定都是农民,城市“抢人”是为了可持续发展,高质量替代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11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型城镇化论坛上,就中国城镇化的下半场如何推动新一轮城镇化,专家们各抒己见。
中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就如何推动新一轮城镇化,专家们各抒己见。论坛供图
中国城镇化接近60%,发展仍不平衡
中国已完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接近60%,但人群、区域、城市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流动不充分等问题同时存在。城镇化正面临质量与速度并重的转型阶段。
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2019年是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的重要一年。具体表现在,市民化通道进一步拓宽,城区人口5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政策持续放宽,中小城市落户基本实现低门槛;城市群的人口和经济占比持续提升,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轮廓更加清晰;城镇规模结构持续完善,特大镇设市取得突破。
与此同时,2019年,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项试点取得新成效,即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此外,存量土地资源在今年加快盘活。
虽然中国城镇化取得一系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不平衡的问题。“首先是人群发展的不平衡,农民工进城以后的归属感不强。比如大量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虽然解决了,但面临均质化的问题。”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如此称。
值得关注的是,城乡流动也不充分。尹稚认为,此前新城市规划解决了进城问题,但是城市里的优质人才、资本、资源怎么能够出城,重归乡村,这是未来城市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尹稚表示,实现乡村振兴人口,需要农村人口保持在必要水平。未来住在农村的人不一定是现在定义的农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即使城镇化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仍然会有一定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且有半数左右不从事农业,而是城市功能外溢后转移到农村的非农化人口。
此外,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还存在着南强北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心城市对世界城市格局的综合影响还有待提升;此外,新城、老城的发展也不平衡,其中新城过度扩张,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老城盲目大拆大建,机制不健全,普遍面临人文流失。
中国城镇化增速趋缓,面临双重挑战
“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城市人口增加。逆城市化就是人口减少,除了人口减少,还有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在各个城市为什么都在“抢人”,都是为了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李国平表示。
此前,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过程,李国平预计,今后城镇化增速将趋缓,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高达70%,其中东部地区将快速提升,中部地区也会逐步赶上,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第二的地位将会被中部地区所取代。
尹稚认为,虽然中国城镇化会进入减速发展时期,但需要转移的人口巨大,市场前景依然很大。此外,区域不平衡在“十四五”期间可能还会有加剧的趋势。
城镇化进入后半场,将面临“过疏”和“过密”的双重挑战。李国平认为,部分中小城市收缩和丧失经济竞争力,特大城市则面临“大城市病”,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需要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原有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需要被新的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模式替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也提出,在过去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今后要更注重城市化发展的质量。
以人为核心,推动新一轮城镇化
谈到未来的城市化趋势,李善同认为,城市群将成为城市化的一个主要形态。“上世纪80年代时曾提出,农民要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后来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再后来提出城镇化;现在的提法过渡到城市群,这是一个进步。”
小城镇有利于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城市促进地方化经济的实现,大城市则促进城市经济的实现。李善同表示,大城市有多元化的工业生产、文化特征等,这类城市能吸引高素质人才,而创新往往也会集聚在这些大城市里。
对于即将到来的这一轮新型城镇化,尹稚认为,新一轮城镇化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以人为核心来推动新型城镇化,三个“一亿人”的目标有望如期完成,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尹稚总结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中国道路,应该是以提升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城市与乡村的现代化,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
新京报记者袁秀丽
编辑王海亮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