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每年出生约1.5万早产儿早产低体重为首要死因
早产儿出生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干预,存在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落后于足月儿的风险。
新京报快讯(记者戴轩)每年11月17日为世界早产儿日。今天,北京举办2019年北京市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在7.0%左右,在北京,每年约有1.5万早产儿出生,早产低体重已成为新生儿和婴儿首要死因。
记者从活动上了解到,早产给儿童成长带来风险。早产儿出生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干预,存在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落后于足月儿的风险,脑瘫、慢性肺部疾病、视觉和听觉缺陷等问题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
为减少早产儿发生,北京市从2018年起启动早产儿保健服务工作。目前,北京确定低危早产儿服务机构104家、高危早产儿服务机构33家。同时依托北京市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儿童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等转诊网络,支持危重早产儿救治和早产儿保健服务中异常儿童转诊服务。北京市早产儿死亡率从2017年的44.37/10万下降到2018年的40.46/10万。
活动上还发布了北京市早产儿早期服务核心信息,围绕健康影响、产前检查、母乳喂养、体格生长、发展性照护、疾病筛查、出院后观察、定期随诊、营养素补充、疾病预防等10项内容,倡导医疗机构和家庭对早产儿予以关注和正确认识,倡导科学照护。
■贴士
北京市早产儿早期服务核心信息
1.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早产程度、出生体重与早期并发症及远期健康相关。
2.规律的产前检查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可降低早产发生率及减轻早产程度,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促进早产儿肺成熟。
3.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初乳中含有很多保护性物质。母乳喂养不仅可以帮助减少早期疾病,促进喂养尽快开始及建立,还有助于儿童体格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
4.关注体格生长。按矫正胎龄进行生长评估,以胎儿宫内生长曲线、儿童生长标准曲线为标准。需要关注身高、体重和头围绝对值,各指标在人群中所处的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5.发展性照护。注意环境中光、声对早产儿的影响,“鸟巢”护理帮助早产儿维持屈曲、肢体中线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家长在医护指导下参与早产儿护理。
6.按规定进行疾病筛查。除常规新生儿疾病筛查外,重点强调听力检查,有指征的早产儿按规定时间进行眼底检查。
7.出院后家庭观察及危险征象识别。常见危险征象包括但不限于发热、呼吸异常(呼吸暂停、呼吸困难)、黄疸、呕吐、腹胀、腹泻、拒奶、皮肤青紫、惊厥等。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家长应多途径学习及掌握危及生命事件的基本处理方法。
8.出院后定期随诊。根据早产程度及早期健康状况,按医生建议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体检,接受科学养育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早期干预。
9.必要的营养素补充。早产儿营养素储存不足,快速生长需求高,早期疾病影响摄入或可能发生额外丢失,成长中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维生素D、钙剂等。
10.疾病预防。减少人员探望,避免交叉感染。接受儿科医生和保健医生的协同指导,按照国家《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行预防接种。早产儿体重达2.5kg,矫正胎龄至37周,无疾病状态时方可接种疫苗。
新京报记者戴轩
编辑刘梦婕校对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