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羊肉汤暖身暖心 鲜美竟源于村里这口“泥缸”

日期:11-08
鲜美羊肉

原标题:滕州羊肉汤暖身暖心鲜美竟源于村里这口“泥缸”

立冬来碗羊肉汤,大块的羊肉和泛白的肉汤就是滕州羊肉汤的标志

新京报讯(记者张羽)时至立冬,意味着秋季正式结束,寒冷的冬季自此开始。在山东滕州,人们喜欢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抵御寒冷、温暖身心。事实上,滕州人喝羊肉汤是一种爱好,更是传统习俗。在这个以羊肉汤闻名的地方,羊肉汤馆几乎占据餐饮业的“半壁江山”。当地更是流传着“三天不喝羊肉汤,心里一定要发慌”的俗语。而这里最独特的羊肉汤,熬汤的锅竟是用土烧制成的“泥缸”。

滕州羊肉汤暖身暖心 鲜美竟源于村里这口“泥缸”

大块羊肉、淡白的汤汁是滕州羊肉汤的标志。受访者供图

一斤羊肉配六斤水锅里什么都不放

今年58岁的张书俭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滕州人。用他的话说,打从记事儿起,羊肉汤就成了日常生活里的必备,大块的羊肉和泛白的肉汤就是滕州羊肉汤的标志。

“这算是我们当地的饮食传统,在山东西南部的一些地区都好这一口,立冬更是讲究要喝上一碗,有的地方还有在这天给老人、娘家送羊的习俗。”

由于爱喝、爱做羊肉汤,张书俭在2007年开了自己的羊肉汤馆,到今年是第12年。而他也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泥缸羊肉汤,在当地很有名气。

滕州羊肉汤暖身暖心 鲜美竟源于村里这口“泥缸”

每口泥缸张书俭都会亲自挑选。受访者供图

“原则上我们在煮羊的时候,讲究一斤羊肉配六斤水,锅里什么都不放”,张书俭告诉记者,煮羊是为了将羊肉、羊骨中最鲜美的物质一点点煮出来。而为了更好保持汤的鲜美,“下料”的顺序也有要求。

“开始先下内脏,先把内脏的沫全部打干净,确保没有沫之后再放羊肉,大火一个半小时左右后改文火,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由于滕州山地地形突出,许多靠近山区居住的村民都有养殖山羊的习惯。相比养殖场内统一、标准化的环境,张书俭更愿意到村民家中,亲自挑选散养的山羊,这样的羊肉质更好。

“一般选择35斤到40斤左右的山羊,保证它的生长期在两年以上,这种山羊的肉质更好,煮出来的汤也更好喝。”

用“泥缸”熬煮肉汤才更醇厚

相比其他的羊肉汤制作,张书俭的羊肉汤最独特之处在于锅。不同于常见熬汤的不锈钢锅,张书俭使用的是用土烧制而成的“泥锅”。而这些泥缸几乎均来自于滕州姜屯镇庄里东村的一位村民之手,每次张书俭找他“定制”就是上百个。

张书俭告诉记者,泥缸的作用有很多。一是保湿性强,二是吸附性好。“煮羊肉时会有血沫、腥气。这些都能附着在泥缸的缸壁上,由于土陶泥缸壁厚,散热慢、保温更好,对羊肉熬煮时也更有穿透力,这样煮出来羊肉软糯适口、不柴,羊肉汤则是入口嫩滑。”

滕州羊肉汤暖身暖心 鲜美竟源于村里这口“泥缸”

正在熬煮的羊肉汤。受访者供图

泥缸煮汤的方法并非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张书俭表示,位于滕州地区内的北辛遗址出土了很多羊骨头和土陶,当时的条件下,泥土烧制而成的器具就是最早的“煮锅”。

“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当地依然保留着泥缸煮羊的习惯,只是随着社会发展,不锈钢材料的锅更加方便,泥缸就慢慢被取代了,我开始使用后,大家又感觉很新奇,其实都是历史上本来就有的东西。”

对张书俭来说,看着客人吃下一碗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是一种幸福。泥缸羊肉汤固然有其美味所在,但对他来说,坚持这样的烹饪方法更像是一种对历史的传承,“滕州的羊肉汤历史久远,泥缸羊肉汤更是能算得上是对历史的一种再现。”

新京报记者张羽

编辑张树婧校对吴兴发

他再撰文吁香港暴徒及早回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王金平:如果吴敦义当“立法院长” 我乐观其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