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只涉及购房,这轮惠港政策还有这么多“干货”
“惠港16条”等一系列新措施、新政策,将更实质性、更有效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方的大融合和共同发展。
▲资料图。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这两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通过的三大类、16项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专业界别到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简称“惠港16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海量解读。
细看这些“惠港”举措,既是惠及香港民生的实招,也是大湾区经济社会大融合“棋盘”中的重要落子。
大湾区推出新政,对港同胞一视同仁
三大类中第一类,是惠及香港居民的政策措施,其中备受关注的是,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的缴纳个税、社保等多项条件获豁免。
此外还有支持香港居民在内地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保障在粤工作香港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非中国籍香港永久居民往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可申请办理有效期2-5年内签证或居留许可等。
第二类是协助香港各专业人士进入大湾区发展的政策,包括香港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措施、法律顾问措施、特设考核措施;进一步扩大建筑业专业人士资格互认范围;给予保险监管优待政策等共六项。
第三类则是配合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便利生物材料入境通关,以助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内地进行动物实验;放宽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港澳的限制等共三项。
值得一提的是,“惠港16条”是在中国国台办、发改委等20多个部门《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26条”)发布后仅两天,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惠澳(澳门)15条”同日推出的。
这充分表明,“惠港16条”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全盘统筹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更大一盘棋”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日忧浮云过眼,大融合柳暗花明
过去几个月来,香港受到社会动荡的困扰,令关心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远前景的各界人士不免产生忧虑。
但事实表明,香港特区政府和许多各界有识之士,对跟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局,仍表现得非常积极。
长期以来,香港在医疗、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一直拥有和保持传统优势。回归以来,面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剧烈变化、动荡,面对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迫切需要和巨大压力,特区一直希望发展创新、科技等领域,以期成为香港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大湾区”广东省内各城市、各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增长势头迅猛。但高质量发展同样也提出了产业升级的要求,带来了结构调整的压力,期待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紧要关头获得助力、拓展空间。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怀抱,三地间的大融合、大合作,将无疑有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布局、规划和推动、落实,正是“大融合”从构想到蓝图、从蓝图到实施的布局框架。
可以预见,包括“惠港16条”在内的系列旨在解决香港专业人士在“大湾区”范围内发展掣肘的新措施、新政策,将更实质性和更有效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方的大融合和共同发展。这也能进一步促使彼此间构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给真正爱国爱港者更多支持、便利和收益,是利在长远、利从根本的“胜负手”。
“16条”只是发轫,大融合始于足下
香港回归前,内地女歌手艾敬曾创作过一首红极一时的歌曲《我的1997》。歌曲里面唱道“他可以来沈阳,我不能去香港”,抒发了对“前回归状态”的郁闷,和对回归后两岸一家、互相往来便利的憧憬。
如今香港已回归祖国20多年,在“互融互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来沈阳”和“我去香港”都不再如1997年那般程序繁琐。
同饮一江水的“大湾区”,方方面面的交流互动则更为频繁便捷。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和推动,尤其是此次“惠港16条”的出炉,显然会令这种交流、互动更加方便。
也要看到,“惠港16条”摁下了政策创新和突破的按钮,粤港澳大湾区要想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大融合”的优势,还得更全面、更深入地拆除各种妨碍互融、互通的藩篱。
归根结底一句话,希望“惠港16条”让“两制”之下的同胞更好地感受到“一国”的温暖,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落地的有力政策保证。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狄宣亚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