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当新德里的雾霾遇上北京的蓝天

日期:11-08
新德里

原标题:环球时报社评当新德里的雾霾遇上北京的蓝天

印度首都新德里连日来被浑浊的雾霾笼罩,英国媒体形容其“宛如毒气室”。根据美国驻印度使馆公布的消息,新德里空气中的微尘含量比世卫组织规定的标准高出19倍。另据联合国报告,世界上15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14个在印度。西方多家机构还引用了一个更触目惊心的数据,说每年有100多万印度人因空气污染死亡。

不少印度网友在吐槽政府治理雾霾不力时,都提到了中国治理雾霾的成效。这几天,中国的首都北京蓝天白云、秋色宜人,确实和新德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在2013年打响了史无前例的“蓝天保卫战”。当时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座城市已经有数年遭受重霾污染。同样是美国使馆公布的PM2.5数据,常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引发大量的不满和抱怨。如果那时有一个人预测说,中国的空气污染在5年后就会得到有效遏制,大家都会认为他在吹牛。

空气治理的效果怎么样是无法吹牛的,老百姓有目共睹。在雾霾最严重的那几年,连中国发展的模式都受到了各种质疑,相应地,中国发展的成绩也在舆论场被打了折扣。后来印度的雾霾日渐严重,中国的雾霾则逐渐变轻,这种用雾霾来否定中国体制的流行论调才逐渐蔫了下去。

显然,雾霾不挑地方,不分政治体制,它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一定发展阶段都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但中国和印度的这组案例说明,不同体制对雾霾的治理效果确有很大区别。不可否认,在这场“蓝天保卫战”中,中国体制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越性。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对老百姓前些年要求治理空气污染的呼声,中国政府快速做出了回应,且言必信行必果。生态环境部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总结称,在最近6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实践中,中国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中国模式。这是一套超大手笔的组合拳。

反观印度,虽然民怨也很大,政府也相继做出了一些回应,但效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由于体制的原因,印度政府、企业和社会在治理雾霾上很难形成强大合力,不同党派相互扯皮,政客们真正在乎的只是选票。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没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没有雷厉风行的执行力,要想制服雾霾自然很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大力治理雾霾的这几年,经济保持了6%以上的增长,整体发电量在持续增加,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实现了难能可贵的平衡。印度经济总量只有中国1/5,而近几年经济增速和中国大致持平,能源消耗量远低于中国。它的空气污染这么重,为世界的环保提供了另一个案例。

我们这样写不是要嘲笑挖苦印度,中印都是雾霾的受害者,本应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中国冲在前面,为印度留下了有价值的参考。而印度今天的困境,也有助于中国反思总结。中印对彼此都是一面镜子,也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环球时报社评:当新德里的雾霾遇上北京的蓝天

责任编辑:张建利

以开放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 国务院港澳办对何君尧被刺事件予以强烈谴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