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场国际竞争中,美国正感受落后压力与危机
参考消息网11月8日报道最近几个月以来,美国正逐步改变发展5G的战略着力点。美国确实感受到在5G领域落后于中国,仅依靠技术上的传统优势和硅谷的创新活力并不足以弥补美国在体制上的劣势。美国在5G领域开始实施一种追赶及竞争性的策略,试图利用政治、军事上的资源助推该产业发展。
显著增强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近期,美国国会众议院提出两份关于5G的提案。提案内容部分显示出美国的这种新策略趋势。名为《美国5G领导力》的法案要求美国与盟国展开相关合作,并且在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充分使用联邦资金”来加强其代表权。
与此同时,美国显著增强了对5G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正在与不少科技产品制造商沟通,推动其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到美国本土,并以此作为其继续进入美国国防军工产业链的前提条件。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则放宽了涉及5G建设的审批,并且要求国家推动实施“国家战略”。委员会成员在国会听证时称,“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国家规划来应对5G国际竞争的挑战。”
已意识到是一场全球性长期竞争
这种危机意识正在促使美国改变对于5G发展的传统观念。传统上,美国政府在科技发展方面信奉“市场的力量”,对国家规划和国家战略持怀疑态度。美国政府的力量主要体现在通过行政和执法手段来阻碍美国主要竞争者的发展,以及保护本国市场。在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所发布的首份《5G部署战略》中,美国政府的核心策略是加快5G频谱的拍卖,利用释放更多频谱资源来推进企业投资,进而促进该技术的快速应用。
但如今,美国已经意识到5G是一场全球性的长期竞争。美国仅依靠释放创新空间不足以在竞争中胜出。如果政府无法给企业提供更多政策资源和规划保障,企业很难敢于大笔扩大投资。
当前,美国政府有可能对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更稳定的政策预期,例如推动成立专门的投资基金拉动产业界投资,压低长期利率,对美国企业的兼并重组持宽容态度等。近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美国两大运营商T-Mobile和Sprint的合并,称该交易将“促进竞争”,并加快5G网络的部署。通讯运营商的合并虽然可能会提高收费,但更有利于运营商加大5G网络建设上的投资。
重视技术标准竞争
此外,美国政府开始重视技术标准在这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技术标准是全球各国企业界博弈结果的直接体现,美国企业界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垄断地位已经被动摇。
在5G技术标准形成过程中,一些实力强劲的非美国企业成功联合了其他国家的企业,在部分标准制定权上取得了突破。美国认为这种趋势不符合其在5G领域的长远利益。美国的外交部门或将深度介入到技术标准的全球博弈之中,劝说美国的西方盟友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在5G技术标准上采取同一立场。这些政治性的介入措施可能会恶化国际社会在技术标准上的合作。
冷战后,美国长期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让美国对于其制度和市场机制过于自信,政府不愿意承担产业发展的责任。如今,美国在5G领域感受到了落后的压力和危机感,开始实施“追赶策略”,开始调动全政府的资源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种改变可能会对美国科技产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将成为美国5G技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文/李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学者)
(以上言论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资料图片。路透社
【延伸阅读】金参考|效仿美国?日本这一动向值得警惕
参考消息网9月24日报道日本共同社近日报道称,日本政府近期正协调在负责外交与安全保障政策的国家安全保障局(NSS)内设立经济相关部门,承担贸易、基础设施合作、高科技主导权等重大经济政策制定工作。新部门拟从负责经济政策的财务省、经济产业省、总务省等部门汇集人才统一管理。
这一战略动向体现了日本经济和安全政策合流趋势愈发明显,未来影响值得关注。
隐藏安倍政府三大考量
此次新设经济部门背后隐藏了安倍政府三大考量。
一是向美国看齐。早在2006年安倍晋三第一次执政期间,安倍就设想参照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SC),把日本的“安全保障会议”改名为“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即日本版“NSC”,未获国会批准。2013年安倍二次执政后凭借国会执政党多数优势顺利成立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并设立负责具体事务的国家安全保障局,统揽国家外交和安全事务,此次在国家安全保障局内新设经济部门前,日本自民党“规则形成战略议员联盟”曾汇总建议,要求参考美国的国家经济委员会(NEC)设立新组织,加强经济与安全的统筹协调。
二是强化对经济安全政策管理。如果不出意外,安倍将在今年11月成为日本宪政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长期稳定执政得益于“安倍一强”的政治格局,由首相官邸主导政权运营,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正是实现的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此举意在打破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及领导方式,集中统一于首相官邸,由安倍强力主导。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此次新设经济部门并非简单统筹协调,而是要充分发挥“司令塔”的作用,强化经济安全政策的顶层设计。
三是应对外部风险,加强安全保障。当前经济问题与外交和安保联系日益紧密,在双多边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及高科技等领域,经济安全重要性越发凸显。日本虽主导达成了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仍未达到其制定的自由贸易率目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等谈判仍在进行,而且日美贸易谈判中日本收益甚微。近年日本大力推广海外基建,海外情报收集和政策制定结合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前5G浪潮方兴未艾,各国针对标准制定竞争激烈,日本希望在国家安全保障局中设立经济部门来加强情报收集和安全保障。
或将影响地区稳定发展
在安全保障的领导机构中设立经济部门虽强化了经济的安全属性,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这一方面使得日本经济“内向化”发展。安倍经济学结构性改革之所以缓慢的原因之一在于日本国内市场的封闭性压缩其经济发展空间,而经济安全化将使得日本经济更加内向发展。日前日本政府正考虑针对外资加强管控,提出《外汇和外国贸易法》修正案,或将此前取得日企10%以上股份的审查基准下调至1%以上。对象行业将囊括武器、飞机、太空开发、电力、天然气、通信、广播、铁路和手机制造、核能等领域。更加严格的审查将减少外国对日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日本未来经济政策的安全色彩愈发浓厚,影响地区经济安全稳定。国家安全保障局中新设经济部门对经济政策的干涉预示着未来日本经济政策将越来越多跟安全挂钩。产业政策方面,日本力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中高科技领域开放程度或不断降低;贸易政策方面,日本倡导自由贸易,但不妨碍其利用各种形式非关税壁垒方式。
今年7月,日本突然宣布对出口韩国的三种半导体产业原材料加强管制,日本使用经济武器应对两国争端实属罕见,反映了日本经济政策确实可以成为“攻击武器”,未来并不排除日本在其他问题上继续利用安全借口改变经济政策,影响国际形势。经济安全色彩浓厚意味着经济领域的情报搜集和审查强度将不断提高,这势必引发其他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竞争与保护,影响地区稳定发展。(文/颜泽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所学者)
(以上言论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图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新华社
(2019-09-24 00:17:01)
【延伸阅读】金参考|阻碍与中国这一交流,美国势必损失更多
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中美科技交流又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在对投资、出口转让实施严格限制的同时,美国政府又试图阻碍中美科技交流。但这种做法最终伤害的可能是美国自身。
科技交流本来就是一项互利共赢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美科技交流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这种交流对双方都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对于美国来说,中美科技交流至少带来了三方面的利益。
首先,中美科技交流促进了美国科研参与者的多元化。科研创新需要顶尖人才相互碰撞,方能激荡出最具前沿和创新性的想法。历史上,美国对各国科研人员、各国顶尖学生采取了最为开放的态度,科研机构和院校给予这些顶尖人才无差别的优厚待遇,这是美国成为全球科技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缺少了中国,美国科学界将缺失一个重要的拼图。
其次,中美科技交流支撑了美国的教育产业和部分科研领域,2010年开始,中国赴美留学生开始快速增长,所占比例在各国中稳居第一。自费的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一些缺乏资金支持的人文学科意义重大。特朗普政府任内大幅缩减了对于公共教育经费的政府预算。部分美国院校更加依赖来自海外留学生的学费和捐助。另一方面,中国留学生支撑着工程学、计算机、生物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美国本土学生对于这些素质要求高、来钱慢、过于辛苦的理工专业缺乏兴趣,院校和科研机构不得不通过奖学金方式招揽全球人才。中国留学生由于素质较高、勤学苦练得到积极评价,他们成为支撑美国国内研究的重要力量。
最后,中美科技交流促进了美国科技市场的竞争。科学进步来源于竞争性思维,保护主义只会让科研工作者丧失动力。中美科技交流确实培养出一些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但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存在,才促进了美国企业远离故步自封,不断开拓新的科技市场,创造新的科技生态。这种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模式促进了中美科技产业的共同繁荣。
阻碍中美科技交流会让上述一些积极因素不断褪色,甚至最终逆转。其中最大的影响是对美国科技创新环境的长期影响。
多元化不仅是目标,也是科研环境的基本条件。反对多元化意味着将一些政治性因素凌驾于科学价值追求之上,自然会带来价值观的异化和科研环境的劣化。
美国有识之士反对特朗普将科技交流政治化不单是为中国辩护,更根本的目的是维护美国健康的创新环境。如果科研工作者人人自危,担心自己成为被他人举报的对象,那么这样的环境肯定无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全球人才也去会寻找比美国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
美国政府应当转变对于中国科技发展依赖美国的错误想法,认清中美科技交往高度互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文/李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
(以上言论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2019-09-09 00:15:01)
【延伸阅读】金参考|进不了中国的美国农产品,这国真要吞下了?
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中国不进口的美国玉米,日本来买。”8月26日,日本国营电视台日本广播协会(NHK)以上述标题报道说,日本企业决定从美国购买约250万吨玉米。尽管NHK强调,日本企业此举与日美贸易谈判无关,属于另行购买。但外界注意到,就在前一天的8月25日,日美两国刚刚表示就贸易协定原则性问题达成一致。
日美贸易谈判达成一致是双方各自妥协和需求的结果,其中农产品是双方的重点关注领域。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进不了其他市场的美国农产品,日本真要吞下吗?一个细节或许能说明问题。
日本共同社在报道中称,特朗普当地时间8月25日在结束美日首脑会谈后的共同记者会上表示:“就与日本的贸易谈判达成了原则性协议”,“安倍首相决定购买美国的全部玉米。规模达数十亿美元,对农民来说是巨大的。”然而,接过发言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明确表示:“(购买美国产玉米)将在民间领域进行。”对此,特朗普虽然多少有些尴尬,但依然坚持说:“日本的民间企业非常听政府的话”。
此前,对于美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购买金额庞大的农产品,日本国内农业相关人士就表示困惑和警惕。日本媒体认为,特朗普要求日本购买美国农产品,意在面向明年的总统选举,为了打动农业发达的美国中西部选民。
要知道,日本采购农产品的主体为民间贸易,因此政府所能主导的应对有限。政府管理贸易的仅限于大米、小麦等部分农产品,这些品种虽能增加采购,但实际操作能走到哪一步尚不明确。
更何况,日本国内市场有限,美农产品出口很难在日本市场关税下降后大幅增加。美国农产品年出口额超1400亿美元,仅靠日本根本无法消化。
事实上,不止农产品问题,此次日美贸易谈判虽然达成一致,但并非就根本问题进行深究,今后不排除双方因后续问题继续产生贸易冲突的可能。
一方面,协定没有解决贸易不平衡根本问题。日美贸易逆差主要在于日对美出口汽车等工业品,农产品对削减贸易逆差效果有限。日本此次做出让步,同意美国暂不撤销对日汽车关税,但美国对日本汽车征税的选项仍在桌面。例如基于《贸易扩大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款,对汽车加征25%关税。高盛研究报告显示,如果美对日汽车关税增加10%,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就或减少0.2个百分点以上。
另一方面,本次协定并非全面自由贸易协定。此次协定谈判领域有限,主要涉及货物贸易,美方一直试图进一步打开日本服务领域市场,在金融服务和投资规则等方面迫使日本扩大开放,另外包含限制货币贬值的汇率条款也将是悬在日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文/颜泽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所学者)
(以上言论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新华社
(2019-08-28 00:19:01)
【延伸阅读】金参考|美国的对华技术封锁教会了我们什么?
参考消息网8月20日报道在美国企业的强烈要求声中,美国商务部8月19日决定将一项针对华为及其附属公司的“临时通用许可”再延长90天。然而正如华为自己的声明所说,此举没有改变华为被不公正对待的事实,也没有将华为移出实体清单。
事实上,美国的出口管制“实体名单”还在不断扩充。
将中国企业和机构拉入黑名单,断绝它们同美国公司之间的商业活动,只是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战略的一部分。为阻断中国在科技上的赶超,美国挖空心思,大打出手,打击手段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包括大肆污蔑中国盗窃技术,败坏中国的国际信誉;纠集欧日在世贸组织起诉中国强制技术转让;加大对中资企业对美国高新技术公司并购的限制;通过新法律,加强对中国科技产品和技术的出口管制;限制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访美,阻碍他们与美国同行进行交流合作;缩短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有效期,有意延误甚至拒绝他们的签证申请,阻拦他们进入航空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学习或工作;禁止华裔科研人员进入科研设施等。
对中国发起的技术封锁颠覆了一些我们的观念。我们终于明白了,在西方不少发达国家看来,科技是有国界的。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和一些其他西方国家对军民两用产品出口中国实行限制。二十年过去了,这些本该扔进垃圾桶的规定却仍在执行。中国企业在美国并购当地企业,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美国却把这种正常的商业行为污蔑为“技术盗窃”。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我们的应对方向应该是走自主研发和对外开放相结合之路,扩大对非美国家的开放,坚持“开门造车”,既走出去,也请进来,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为此,我们要筑巢引凤,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创建全球一流科研平台;同时在海外建立更多的研发中心。
美国的对华技术封锁,也使我们明白了,公司的国别属性非同小可。虽然美国的跨国公司总是要让我们相信它们是独立的,不唯美国政府马首是瞻,但在关键时刻,它们就会原形毕露。
华为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国外,按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仅此一项属跨国公司无疑。但这一事实并不妨碍美国政府把它视为眼中钉,因为华为不姓“美”。可以说,中国公司只要足够优秀,被美国政府认为对美国的技术优势形成了威胁,遭美国的封杀,只是个时间问题。美国的打击手段一般都恶劣至极,但都被赋予“堂而皇之”的理由,或者给中国公司扣上“同中国军方合作”之类的帽子。被封杀的下一批中国企业名单目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会是在技术上同美国公司有一拼的企业。因此,对中国公司而言,在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崛起的大环境下,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或觉悟。中国公司想做大做强,在世界立足,唯有同祖国风雨同舟,一起成长。(文/周小明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前副代表)
(以上言论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资料图片。(新华社)
(2019-08-20 11:00:59)
【延伸阅读】金参考|这根“救命稻草”,特朗普真要得到了?
参考消息网7月31日报道美国东部时间7月30-31日,美联储将召开年内第五次议息会议。全球投资者和经济学家普遍预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采取近10多年来的首次降息行动是大概率事件。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施压美联储,力促降息,这次,特朗普可能真要如愿了。
注入“强心针”
据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最新预测,美联储降息的概率为100%,其中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8.6%,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1.4%。这意味着,自2015年起的美联储连续9次加息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很有可能终止,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持续展开。若美国货币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或具有以下考量:
一方面,确保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据统计,2019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仅为2.1%,远低于一季度3.1%的较高增长水平。一季度的存货增加、进口减缓等短期刺激因素消退后,美国经济“疲态”显露无遗。为延长美国经济扩张周期,跨过2020年大选季,在短期推出财政刺激政策几无可能的情况下,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或是唯一选择。
另一方面,缓解潜在经济压力。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看似尚可,但实则隐忧显现。为缓解上述风险,美联储不得不采取必要行动。7月18日,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称,当经济出现困境的第一个信号时,迅速采取行动、降低利率十分必要,与其坐等灾难发生,不如马上采取行动。因此,在通胀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美联储采取预防性降息,有利于化解潜在的经济下行压力。
此外,维持美国股市等资本市场繁荣。特朗普执政以来,高度重视美国股市等资本市场繁荣,并把其看作“经济成绩单”的重要核心内容。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标普、道指、纳指已经出现了市值高估,投资者信心不足迹象。很大程度上,美联储降息可以确保短期内美国资本市场高位运行,给投资者注入“强心针”,“财富效应”继续助力美国经济增长。
已成“救命稻草”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必然对美国经济产生双重影响:
从短期看,美联储降息对美国经济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有利于减少消费者和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在特朗普放松政府监管、推动能源振兴、重振制造业等经济政策效果不彰,宽松货币政策已成为特朗普的“救命稻草”,可确保美国短期经济数据继续“亮眼”,进而掩盖长期结构性问题。
从中长期看,美联储降息或导致美国经济面临更大的风险和考验。一是助长金融投机风险。压低利率将使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上升,以求获得更大投资回报。在未来低利率“温床”下,美国金融机构或再铤而走险,加剧潜在金融投机风险。
二是加大周期性危机风险。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当前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已超过10年,再次发生危机可能性大增,美国经济表现正吻合“朱格拉中周期”特点。延长经济周期,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创造的经济增长新动力。若利用降息激发资本市场非理性繁荣,只会进一步恶化美国经济周期性危机风险。
三是削弱应对危机能力。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高达5.25%,美联储具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削减利率应对危机。但当前,联邦基金利率仅为2.25-2.5%的低水平,美联储货币政策就已经开始掉头逆转。一旦发生新一轮危机,美联储利率政策操作空间极为有限。为此,美国只能不顾债务风险强推财政刺激、或通过“量化宽松”再次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挽救危机,无论哪种做法,都会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极度膨胀。从长远看,必然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主导地位。
货币“闸门”可能被高高拉起
放眼全球,美联储历史性降息操作,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7月以来,在美联储态度暧昧,鲍威尔暗示或开启降息之际,韩国、南非、乌克兰、印尼、土耳其率先加入降息“大军”,欧洲央行也在暗示或在9月启动降息及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
若美联储采取实际降息行动,必然导致他国纷纷效仿,出现全球竞争性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扰动下,各国政策协调与合作意愿显著减弱,“逐底”竞争冲动上升,货币“闸门”将被高高拉起。美联储降息或引发未来全球流动性再次泛滥。(文/孙立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以上言论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美联
(2019-07-31 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