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希望少年的你,不会遭遇欺凌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少年,可以完全避过校园欺凌,即使是蜻蜓点水,或者是擦身而过。
“你就放心把你的孩子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吗?”
电影《少年的你》里的陈念这个反问句,像是在叩问着大屏幕前的每一个大人,我们有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给孩子吗?
遗憾的是,那个我们度过童年、度过青春期的校园,不总是那样阳光明媚,一片阴云过去,或许就会影响一个人一生。
电影《少年的你》剧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9年发布的一则报告,全球 32%的学生近一个月内都曾遭遇校园欺凌。
他们所遭受的包括身体上的暴力欺凌,也包括辱骂、中伤、排挤等言语欺凌。可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言语上的欺凌,都会给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巨大伤害。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少年,可以完全避过校园欺凌,即使是蜻蜓点水,或者是擦身而过。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 2016年的统计结果显示,12-18岁的美国中学生中,有 23.1%过去一年中在学校或网上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欺凌。日本 2015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白皮书》称,87%的中学生在中学时期遭受过欺凌,没有欺侮过他人的比例不超过 12.7%。
在中国,校园欺凌同样存在。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了十个省市五千多名中小学生,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事情的开始往往很不起眼,却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严重,尤其是对于欺凌所引发的冲动型暴力行为而言。
据最高法 2018年发布《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2015-2017年三年间法院一审审结的全部校园暴力案件中,超过 55%是因发生口角、小摩擦等琐事而引发;其中超过 67%的故意杀人案件是因琐事而起。
据媒体此前的相关报道,在青岛的某大学校园内,因为被叫了几声外号,一名大学生将同班同学打成“植物人”,自己被判了九年;在呼和浩特的一所中学,因为把同学的东西扔进垃圾桶起争执,一位中学生反击时用弹簧刀捅死同学。
最高法的上述报告指出,2015-2017年这三年间,超过 86%的校园暴力案件没有事先预谋。换句话说,大多数校园暴力案件,都属于激情泄愤犯罪。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两个案例一样,当失控的情绪战胜了理智的约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还击回去,最后的结局也许双方都始料不及。
“你们的学生、孩子、哥哥对不住你们,我因受不了几名同学的欺凌,所以选择离你们远去了。” 2016年 11月,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致命的欺凌》中,一个 15岁少年在儿童节那天喝下剧毒农药自杀。
在以暴制暴之外,自杀是被欺凌者另一种极端的选择。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每年 9月 1日,日本未成年人自杀率都会陡然增加,无处不在的校园欺凌是一个重要原因。
校园欺凌的结局可能不都像《少年的你》或《悲伤逆流成河》,更多的被欺凌者是带着这种隐蔽却巨大的心理创伤继续生活。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18.3%都有一种孤独感,比未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高出 10%;30.3%的人日常生活中会饮酒,是未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的 1.6倍。
目前在中国,针对校园欺凌事件,还没有全国性的统计数据。
根据最高法的统计,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的校园暴力案件呈下降趋势,从 2015年的 1000多件下降到 2017年的不到 800件,被告人数从 2015年的近 2000人下降到 2017年的 1300多人。
但是水面之下,暗潮依旧汹涌。
因为,不是每一起校园暴力事件都被定性为刑事案件,不是每一起校园暴力事件都会得到外界的关注。
根据一项针对 2015-2017年互联网报道的 284起校园暴力案件的统计分析,截至 2017年 12月,96例校园暴力案件还处于警方调查阶段,有 30起案件处理结果不明,找不到相关后续报道。
上述调查搜集的 284例事件中有 60%在公安部门宣布正式介入调查后,很难再找到相关后续的跟进报道,部分事件因为媒体报道获得一时关注,但随后很快沉寂。
此外,有些校园欺凌更加隐蔽持久,没有相关法律去界定类似的行为。
电影《少年的你》在片尾打出了这样一行字:2017年 11月,教育部等 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前不久提交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中,“辱骂、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校园欺凌行为首次明确列为偏常行为,对家庭监护责任、学校管教责任以及相关部门,尤其是公安机关的保护责任,也有了进一步规定。
是的,为界定校园欺凌行为、推动相关立法的努力,从未停止。
数据新闻编辑李媛
新媒体设计陈冬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