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气"的司法局长被双开:套取公款私设"小金库"

日期:11-05
李明

原标题:讲“义气”的司法局长被双开!

11月5日,吉林省白山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则涉腐官员被“双开”的消息。在这则通报中被“双开”的,是一名政法工作领域的干部,此人便是白山市司法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明。通报不仅详细说明了李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具体情况,也对李明犯下严重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其中,通报对李明的行事作风做出了“讲哥们义气不讲党性原则”的定性,显得颇为引人注目,也令人十分好奇,他究竟为了“哥们义气”做出了怎样违背党性原则的恶行。

讲

通报提到:经查,李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违反生活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套取公款私设“小金库”。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共财物,涉嫌贪污犯罪;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收受他人财物,涉嫌受贿犯罪。李明之所以涉及到这么多严重的问题之中,既有其个人贪婪、经受不住诱惑的原因,应当也有通报中提到的“讲哥们义气”的原因。

尽管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用“够哥们”“讲义气”来形容一些我们欣赏的朋友,把这些说法当作褒义词使用。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对一名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使命的官员而言,“哥们义气”绝不是什么好词。仅从字面意义上看,“哥们义气”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这些官员而言,谁才是他们的“哥们”,他们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讲“义气”的。

讲

从以往的案例来看,不难看出,这些官员所谓的“哥们”,要么是与他们一贯穿一条裤子的发小旧识,要么是他们在利益勾兑中认识的酒肉朋友,他们与“哥们”的关系绝不是君子之交,而是充满了私利的成分,而他们对这些“哥们”讲“义气”的方式,也绝不是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为兄弟两肋插刀,而是利用他们手中由人民赋予的权力,牺牲大众的利益为“哥们”服务。因此,一名官员越是讲究“哥们义气”,往往就越是对党和人民“不忠不义”,理应受到严厉的谴责。

“义气”本身确实是个好词,但对许多官员而言,所谓的“义气”,却不过是他们大搞腐败的托词。安徽省滁州市委原副秘书长张有志,在罗马之前便有一个讲“诚信”,讲“义气”的名声。在他的为官之道里,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收钱办事、办不成事退钱”,与那些收钱不办事的人相比,仿佛“高”了不少。然而,这种荒谬的“义气”,终究是腐败的表现,只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讲

其实,落马官员“讲义气”,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纵观2010年以前的案例,安徽省卫生厅原副厅长尚军、山西省省委原副书记侯伍杰、“三玩市长”雷渊利……这些人在落马时,都被形容为“重感情,讲义气”,用感情代替原则。然而,即便早有沉重的教训在先,还是有许多官员“前赴后继”地为“义气”所累,在自以为是之中走上错误的道路,最终只能万劫不复。

就在不久之前,“海运仓内参”才刚刚撰文介绍过一名干部因为“讲义气”被处分的最新案例。因为向被举报人泄露举报材料,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派出所原所长柳百刚,被处以了撤销党内职务与行政撤职的严厉处分。2019年6月,陕西省纪委监委将柳百刚案作为全省涉恶“保护伞”问题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9月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更是刊出了以柳百刚为“主角”的警示性文章。文中提到,在当时的柳百刚眼里,这种严重违纪的行为,正是其“讲义气”的象征。

这些“讲义气”的做法,或许能够为官员收获名声,但这种名声本质上是腐败圈子里的名声,对组织和大众而言,这样的“名声”只能是恶名。官员倘若沉迷于这样的名声里洋洋自得,那便是忘光了自己真正的使命和担当,最终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资料来源:吉林省纪委监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廉洁中国等

责任编辑:祝加贝

奥迪携旗舰电动车e-tron亮相进博会 重磅 四中全会决定要推进这100件大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