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驿站”搭起山乡“脱贫致富桥”

日期:11-04
扶贫驿站脱贫致富

原标题:“扶贫驿站”搭起山乡“脱贫致富桥”

新华社南宁11月4日电题:“扶贫驿站”搭起山乡“脱贫致富桥”

新华社记者覃星星、陈一帆

正值“街天”(赶圩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都结乡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扶贫驿站”门口的就业扶贫服务中心挤满了前来询问的村民,一派忙碌的景象。

今年9月初,来自都结乡达利村的黄艳红通过“扶贫驿站”找到了一份工作。了解到黄艳红的基本信息和就业意向后,工作人员帮她联系了南宁市一家建筑公司,面试成功后,黄艳红几天后就到这家公司上岗工作了。

42岁的黄艳红主要负责一些搬运工作,10月份刚领到4000元的第一笔收入。“我们家就我和丈夫两个劳动力,上有一老,下有两小。从前主要靠打零工挣钱,长年累月地四处奔跑务工,有一顿没一顿的。”黄艳红说,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能支撑起大女儿的绘画梦,一家人都很开心。

隆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而都结乡地处石漠化山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生存条件艰苦,是壮乡首府南宁唯一一个深度贫困乡。2015年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6个,2017年认定深度贫困村11个,其中就包括黄艳红所在的达利村。

为了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都结乡“扶贫驿站”于2017年成立。这个驿站通过融合承担就业扶贫服务中心、第一书记工作驿站、电子商务扶贫平台三大板块功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都结乡劳动力人口约2.5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1.5万人左右,群众收入来源高度依赖劳务输出。此前很多村民只能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外出打零工,缺乏稳定的就业信息渠道。”都结乡党委书记隆耀强说,一人稳定就业,全家脱贫就有了希望,对此都结乡积极推进就业帮扶。

实践证明,“扶贫驿站”这一平台有效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渠道窄的问题。2017年以来,都结乡群众通过“扶贫驿站”进行劳务输出求职登记的有380多人次,开展就业培训4期,当地党委政府还举办集中招聘会8次,通过联系对接有劳动力需求的企业实现转移就业85人,安排在本乡扶贫车间就业23人。

2019年8月,为更好提升运营效率,“扶贫驿站”引进第三方——广西圣为劳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和推进就业扶贫,并探索出“扶贫驿站+劳务公司+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扶贫新模式,搭建起贫困劳动力、用工企业、劳务公司之间的沟通桥梁。

由于地处大石山区,交通不便,都结乡种植的玉米、豆类、指天椒以及养殖的黑山羊、生猪、鸽子等在附近有较好口碑,却一直缺乏规模效益,销路也不畅。对此,全乡各村的第一书记通过第一书记工作驿站,促进村与村之间的交流,根据各村特色打造一村一品新格局,在16个贫困村先后建设桂西牛、黑猪养殖、辣椒种植等产业扶贫示范园基地,有效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贫困户收入。

与此同时,“扶贫驿站”运作创建了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宣传本地的“山货”产品,让都结豆腐、黄豆等农产品上网、入城。目前,全乡通过线上销售,已累计销售家禽1500多羽、各类农产品10吨,实现产值约20万元,带动500多户贫困户增收。

“接下来我们将派三轮车到各个村宣传‘扶贫驿站’,带动更多村民积极参与。此外,还要拓宽电商宣传渠道,通过多个热门平台推广本地的扶贫产品,让我们的‘山货’搭上‘扶贫驿站’这个桥梁走出大石山区。”“扶贫驿站”运营负责人赵振峰说。

刘涛在海东、西宁调研商务和市场监管工作时强调 为群众把好口关 让群众感到心宽 公保扎西会见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民营企业家时强调 弘扬优秀建设者精神 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