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医院请名医大师讲述初心指点迷津 点燃青年中医医师激情与梦想

日期:10-31
名医医师

原标题:龙华医院请名医大师讲述初心指点迷津点燃青年中医医师激情与梦想

祖国瑰宝中医药文化发展事业,长期面临“传承有余、创新不足”。结合当代疾病谱,中医何以继续绽放光彩,发扬中医文化自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邀请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等业界泰斗,讲述自身经历故事之时,更为青年中医医师的成长指点迷津,勉励晚辈牢记中医的初心和使命。

龙华医院党委书记刘胜教授说,“当今规范化培养的中医医师,技术与知识储备充足,但人文修养同样必不可少。名医大师本身就是‘活教材’,主题教育邀请大师传经送宝,希冀能将中医仁心、文化自信代代相传,点燃青年中医医师的激情与梦想。”

“中医传承需要自信”

“中医需要自信自重、自立自强”,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蜚声中外,为祖国中医药宝库贡献了属于自己的力量,大半个世纪孜孜不倦钻研,更体现了一名60余年党龄老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主题教育中,他向青年医生娓娓道来传承创新路上的荆棘和收获。

国医大师的中医自信,源于丰厚的积累与刻苦的学习。刘嘉湘进入原上海中医学院后,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常学习到晚上11时多再回宿舍。此后每一个与名老中医学习抄方的机会,他都如海绵般吸收知识:跟随程门雪先生夜门诊抄方,熟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跟随张伯臾先生白天抄方、晚上查资料,分门别类整理病证、脉案、方药;跟随黄文东、顾伯华、陈耀堂等先生学习内外科杂病经验和学术思想;跟随妇科大家庞泮池学习妇科肿瘤诊治经验,由此埋下对肿瘤研究的“启蒙种子”。

而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刘老“扶正治癌”指导思想通过临床转化,救治患者无数,还开发出三种国家级新药,其中金复康口服液在美国完成二期临床研究,成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首次得到国际认可的口服药物。“中医医务工作者必须研习苦学,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必要的技术手段,将传统与现代、中西医有机结合”,刘老强调,“作为中医人,需要自信自重、自立自强,坚定中医药理自信,坚定中医药临床疗效自信。”

最好的传承是创新

中医开拓创新,需要“衷中参西、中西医结合”,全国名老中医施杞教授与后生们回忆不断开拓创新的从医经历。施老至今记得:1957年8月10日下午两时,邮递员送来一纸录取通知单——他被原上海中医学院录取了!入学的学生证上赫然写着,“培养目标是有社会主义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中医师。”

开拓创新源于博采众长。施杞先后拜石筱山、石幼山为师,入室石氏伤科,同时兼游学王氏伤科、魏氏伤科,期间还曾前往瑞金医院骨科、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修。他将石氏伤科学说融入骨折、伤筋、骨病治疗,形成独有特色,全面提升了中医医院骨伤科综合服务能力。退休后带着学生成立工作室,全面系统总结石筱山先生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以科研为突破口,推动龙华医院骨伤科全面发展、医教研结合、成立脊柱病研究所,先后荣获一批国家和部市级科研项目。

让青年中医师了解历史、传承创新,顾氏外科的故事绕不开。流派由一位上海市名中医带出七位名中医,成为龙华医院品牌,同时成立“党员讲师团”,从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陆金根教授以及第五代传人阙华发、陈红风、刘胜教授等,先后登场传道授业,以病案、科普等多种形式,帮助青年医师感受传统医学的真实魅力与顾氏外科的博大精深,极大增强了中医文化自信,并坚定了学术上孜孜追求的决心。肛肠科梁宏涛副主任医师是青年党员,“这样的讲师授课,夯实了中医外科基本功,更提升了临床服务能力,加深了我们对顾氏外科逾百年的文化传承。”她说,“我的老师、上海工匠陆金根教授说,最好的传承是创新。目前顾氏外科流派已经形成疮疡、乳腺、皮肤、肛肠、急腹症等极具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外科学术体系,‘顾氏外科疗法’还入选了国家级非遗。”

补“人文修养”课

龙华医院名家荟萃,本身就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多位名中医持续数载,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医的初心与使命,学生耳濡目染,是最好的人文教育课。以上海市名中医吴银根教授为例,他曾谦逊表示,自己一生只做一事——“学中医、做中医、爱中医、把中医教给学生”,正是这样的精神指引,吴老花甲之年开诊,遇病家身体不便,仍会在寒冬走出诊室站在车旁为患者诊治,麻烦自己只为给病家带去温馨。

大师们的党课如同他们的所言所行,为青年医生、医学生注入蓬勃生机。龙华临床医学院2018级博士生刘锋直言,“中医老党员们为人民谋福祉、为传统中医中药谋振兴,这种精神令我由衷感动。事实证明,中医中药以显著疗效、浓郁民族特色、独特诊疗方法、系统理论体系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风湿病科护士长席丽君则表示,“共产党员医者的初心和使命,名医们已给出答案‘大医精诚’的职业追求,有了这一目标,我们有信心推进中医药文化开创更辉煌的明天。”

人文修养的精神财富传承并非一朝一夕。医德医风、待人接物,乃至中医医师的人文素养,于点滴之处可见一斑。刘胜举例,施杞教授每每演讲,都会以两句古诗作为结尾,儒医文学修养的功底令人难忘;顾氏外科多年坚持的“党员大讲堂”、骨伤科持续的“零陵夜话”等,在传授青年医生医学技术之时,融入多重人文元素,以此激发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据悉,而今龙华医院同时探索支部联合,例如眼科联合针灸科、儿科联合推拿科、康复科联合运动医学科……将中医文化元素的触角渗透至多领域,使中医技术切实为病家谋福祉,让传统中医的振兴更具群众基础。

试点“两步申报”着急通关先提货 上海提升企业报关便利化 下周二起北京16区“一把手”走进12345为做这件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