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全面拓展山西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我省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坚持把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重要抓手,中小微企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拓展山西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晋政办发〔2017〕113号)、《关于促进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8〕48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的意见》(晋政办发〔2018〕89号)。2018年,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晋发〔2018〕2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意见》(晋政发〔2018〕41号)。省人大常委会将《山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列入立法工作计划,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
二是强化政策宣讲。近年来,以“扶持小微、助力成长”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送政策、送专家、送服务”三送活动和“法律进企业”活动,累计服务企业近8万家。省市县联动组织全省中小企业宣传活动,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社会知晓率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对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总结评估、推动落实。
三是维护合法权益。针对企业法律需求,每年制定《“法律进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中小企业普法宣传教育、“法律进企业”专题巡讲活动和企业健康巡诊法律顾问服务。通过设立推广“山西省中小企业维权服务工作站”,开通“法律百事通”服务热线,建立山西省中小企业法律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是开展帮扶指导。建立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工作制度,省、市、县三级选派精兵强将,深入开展帮扶服务,组织“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民营企业走访调研”等多项活动,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宣传解读政策、开展专题调研、组织供需对接、实施跟踪辅导,帮助解决困难。
狠抓双创工程推动创业创新
一是推进小微企业创办。建立完善创业辅导师队伍,依托分布全省的小微企业服务站,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不断壮大中小微企业总量。2016年、2017年、2018年,全省新创办小微企业分别达8.59万户、9.71万户、11.35万户,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是组织开展双创活动。2017年以来,先后举办27期“创享行”双创创业沙龙活动,在项目推荐、资金支持、贴息贷款和基金跟投等方面对创业路演项目进行支持。每年高规格举办“创客中国”山西省创新创业大赛,今年,全省报名参赛项目达800多个,报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中小企业“双创”氛围进一步浓厚。
三是突出典型示范带动。2015年,推荐太原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201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示范县创建工作,首批确定8个双创示范县,牵引带动区域双创工作和中小企业发展。2017年进一步确定3个双创示范县,实现双创示范县市域全覆盖。
四是推进“双创”基地建设。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规范与提升并行,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利用闲置土地、厂房、楼宇等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期小微企业解决用地难题。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2019年,新认定省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19家,新公告省级双创示范基地6家,新培育2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全省省级中小企业双创基地累计达到165家,入驻企业5678家,安排就业13万余人,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涌现出长治唯美诺“创意+工厂”和临汾华翔“人人创新、全员创客”等典型模式与典型经验,受到国家工信部的肯定。
改善融资服务缓解融资困难
一是深化政银企保合作。先后与山西中行、工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共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协调机制,近三年,全省中小企业系统组织各层次金融产品推介会、银企洽谈会等活动百余场。累计向金融机构推介客户4000余户,达成贷款合作意向1000多亿元。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探索推进供应链融资,大力开展中小企业线上贷款业务,积极优化中小企业担保方式,创新商圈批量授信等合作模式,解决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持续推进“银税合作”“银商合作”,实现“以信换贷、助推小微”。
三是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各类担保机构扩展中小企业担保业务。近三年,累计有87户(次)担保机构获得保费补助、业务补助6004万元,为5563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80亿元。支持扩大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成本。
四是推动企业直接融资。设立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对570余家入库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辅导,帮助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对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上市或挂牌融资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共落实挂牌上市奖补资金4840万元。成功在山西省股权交易中心开设“专精特新板”,帮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共有4户登陆中小板,4户登陆创业板,89户登陆“新三板”,1776户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展示,158户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晋兴板”挂牌。
坚持分类指导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专精特新”发展。把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中小企业经济结构,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研究制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首次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业及细分市场“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认定工作。近三年,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0多户,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2019年首次认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户,被国家工信部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今年,将对已经申报的85户中小企业进行“单项冠军”评审认定。
二是推进规范化股份制改造。研究制定《山西省中小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奖补方案》,明确目标要求、改制条件、奖补程序等。实施规范化改制行动计划,建立完善规范改制培育目标企业库,入库中小企业达到459户,对其中300户入库企业实行梯队分类和动态调整,进行重点培育辅导,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造的中小企业达169户,奖励资金5901万元。
三是推进“小升规”企业成长。建立完善培育库,建立完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2000万元的基础企业培育库和1000-2000万元的重点企业培育库,加强跟踪监测,实施动态调整。完善帮扶机制,围绕目标任务,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深入开展入企服务,着力解决企业上规升级意愿不强、潜力不大、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落实资金奖励,协调省财政安排奖励资金1.389亿元,对2018年463户首次入规的“小升规”企业每户给予30万元的资金奖励。三年来,通过“培育一批、改造一批、引进一批”三条途径,全省累计有1335户小微工业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全省工业经济增添了新骨干,彻底扭转了2013-2016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户数逐年递减的态势,实现2016-2018年平均以8.33%的速度递增。到2018年年底,全省规上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4000家,达到4164户,较2016年净增616户。
四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编制《山西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促进新兴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目前,全省已形成20多个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集聚区。
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服务
一是推进平台网络建设。推进山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积极构建“1+11+24”(1个省级枢纽平台、11个市级综合服务窗口平台、24个产业服务窗口平台)平台网络体系,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基本形成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省级枢纽平台注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1351家,年内发布服务项目1930项,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服务54133次,服务企业37377家,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二是推进服务活动开展。首批筛选500余家专业性服务机构,组建山西省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整合集聚优质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下实体服务。培育服务机构,新认定21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新培育3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省国家级示范平台达到6家,省级示范平台达到72家。成功举办“第二届全省中小企业服务对接活动”,常态化搭建服务机构资源与中小微企业需求撮合对接的平台,共200多家服务机构和800多家中小企业现场对接。
三是着力加强人才培训。实施“三个一批”企业人才素质提升星火工程,每年组织一批领军企业家、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和一批工匠型专业人才参加中小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培训。今年,先后组织举办清华大学100名中小企业董事长研修班、北京大学100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董事长专题研修班、浙江大学中小企业脱贫攻坚专题研修班。继去年组织企业家首次去以色列境外培训后,今年又组织24名企业家赴德国开展培训。连续举办6期中小企业大讲堂,累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近2000人。2018年,全省中小企业系统累计培训企业各类人员15035人。组织开展全省非公有制(乡镇)企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近年来,共有562人获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全省非公企业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全省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小微企业公益性人才培训体系,打造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优秀中小企业家队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逐步提升。
四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组织中小企业参加中博会、津洽会、中部六省博览会、厦洽会等大型展览展会,并给予展位费、布展费等补助,帮助企业“走出去”,进行产品推介,开展合作交流。成功以省部共建的方式在山西祁县创建了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扩大了山西中小企业的“朋友圈”,将山西特色产业推向国际市场。
五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开发建设山西中小企业大数据平台,初步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和全面统计、22个产业集群、50个创业基地、1500户重点企业、200户企业手机快速调查“五位一体”的运行监测体系,全面掌握运行情况,强化预测预警分析,为各级各部门指导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全省经济保持总体平稳发展态势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