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日期:10-31
人民币国际化结构性改革

原标题: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结算的投融资产品,协调好人民币和外币双向开放步调,并突出本币优先原则,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发展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投资

人民币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开放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增多等风险、国内经济转型压力、国内外市场关联性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把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关键在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从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市场互联互通看,关键是注重“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进,扩大金融产品对外高质量供给。伴随主要经济体去杠杆、去债务,全球需求和贸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市场成为了最稀缺资源。

当前,金融市场开放已成为中国金融业核心关键词之一,人民币资本和金融项下可兑换也不断取得进展。应继续深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坚持股票市场对外渐进、有序开放,创新面向国际市场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在证券市场互联互通中实现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

从防范化解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金融开放路线图看,必须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关键是落实国民待遇、审慎监管要求和安全审查机制。其中,国民待遇是解决对外一致性问题,审慎监管要求是解决主体对等问题,安全审查机制包括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作为扩大金融开放重要渠道和载体,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其风险溢出也成为我国稳步推进金融双向开放进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强监管部门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完善在开户、托管、交易、结算等方面的技术细节,提高人民币清算、结算效率,安全高效实现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看,关键是将人民币打造成为“中国创造”支撑的生产性世界货币。在此过程中,金融开放必须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应改善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和合理化,促进国内国外资源高效分配。实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相互促进,打通金融血脉,保持币值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从妥善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看,应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国际化风险和收益的综合权衡考量。国际经贸摩擦,中短期看是贸易纠纷,长期看是大国博弈。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上缺少人民币计定价权。在短期内如果无法打破“黄金、石油—美元”等大宗商品市场计价模式,人民币国际化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本币使用将缺乏支撑。从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看,应坚持本币优先原则,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最大限度发挥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商业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协同效应。建立完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涵盖贷款、股权投资、担保和联合融资等在内的多元化金融保障体系。在此过程中,应坚持本币优先原则,大力营造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力度,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进一步积极发挥本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总之,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是增强我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治理体系中“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战略举措。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结算的投融资产品,协调好人民币和外币双向开放步调,并突出本币优先原则,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发展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投资。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并且保留紧急情况下的特定处置手段,切实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彩电业加速重大技术革新辟蓝海 科教兴国战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