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保单位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日期:10-31
申遗

原标题:山西国保单位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10月30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文物局副局长赵曙光向媒体介绍:“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山西新增79处,国保单位达531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我省11个地市中,运城市新增12处,国保单位达102处,数量在全省位列第一,是全国国保单位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全国第一荣誉的取得,一是凸显出山西文物大省深厚的资源潜力,二是彰显了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

山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珍品文物资源富集区

从去年12月开始,省文物局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经过各县市的层层筛选,通过我省古建筑、考古专家们的严格把关,从600余处文物当中选出了369处向国家文物局进行了申报。经过国家文物局5轮专家的淘选,最终确定了全国762处的总数,我省入选79处,占到全国总量的10.37%,另有3处与现有国保单位合并。

目前,山西共有国保单位531处。其中,古遗址46处,古墓葬20处,古建筑421处,石窟寺及石刻15处,近现代及纪念性建筑28处,其他1处,数量仍居全国第一。与国内其他文物大省相比,较河南省多111处,较河北省多244处,较浙江省多251处,较陕西省多262处。赵曙光说,这些数字表明山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珍品文物资源富集区,是中华文明基因库中不可替代的文化重地。

我省11个市中,全国排名前五的地级市中,我省占有四席。其中,此次入选最多的是吕梁市,增加了13处,最少的是朔州市,也有2处入选。

据赵曙光介绍,这次山西新入选的国保单位有三个特点:一是古建筑仍为我省的遗产大宗。二是近现代革命文物比重明显增加。三是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造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同类遗存的平均水平。

运城市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预算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

运城地处黄河直冲华山调头东去的拐弯处,属于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运城市国保单位总数达102处,是全国地级市国保文物最多的城市。这充分说明国务院对运城文物大市地位的肯定,是对运城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的肯定。”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运城市文物数量多、门类全、时代久、价值高,蕴藏着灿烂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和极强的观赏性。承继历史文脉,挖掘传统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方面,运城市从多方面入手,规划先行,加大文物的保护和合理适度的利用,加强了文博创意产品的研发,加大了资金投入。运城市县两级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定了每年市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预算不少于3000万元,县级不少于500万元,并根据财政增长逐年增加。

运城市副市长陈竹琴介绍,运城市10年前就启动了关帝庙的申遗工作,2012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但随着世界教科文组织申遗规则的改变,运城决定联合河南洛阳、湖北荆州和当阳联合申遗。申遗申请书有望于2020年1月通过国家机构认证,3月上交至世界教科文组织。

另外,今年运城市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了运城盐池申遗的议题,也得到了肯定。目前,运城市已经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为运城盐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我省文物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

庞大的文物数量,随之而来的便是保护问题。对此,赵曙光介绍说,文物保护将继续以保护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最高原则,在做好文物本体抢救性保护的同时,向抢救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原真信息的科学采集记录,开展文物本体的监测研究,做好文物信息的档案保全。

此外,依托山西彩塑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山西国宝级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和山西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引进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搭建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文物科学保护研究平台,提高山西文物的科技保护能力和水平。

“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天眼’网络增强文物安全防范能力。在培养人才方面,山西与中国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多层次引进专业学科带头人。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山西省将持续推进‘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对未设置保护机构的文物建筑进行认养认领。”赵曙光说。(王媛)

打流感疫苗不必“扎堆” 60多国支持中方涉疆立场 个别国家"反华表演"失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