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摄影师视角全省首个“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展览在宁开幕
中国江苏网10月28日讯(通讯员宋林英记者罗鹏)近日,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指导,南京市科协、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南京广电集团网络传媒中心、金陵图书馆、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江苏省动物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我们的地球”——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科普影像展在金陵图书馆开展。据了解,这也是省内首次通过江苏本土摄影师视角,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科普影像展览。
本次展览以“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北方森林”、“草原”、“山地”、“荒漠”、“极地与冻原”、“湿地与红树林”、“海洋与珊瑚礁”等九个地球不同生物群落区作为分类,通过近300张拍自世界不同生境的野生动植物的精美照片,讲述不同生态环境下野生动植物背后的故事,在科普和欣赏之余,唤起人们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本次展览不仅是图文科普展示,通过扫展板上的二维码,观众还能够欣赏到及70多段展览动植物的精彩视频,让观众获得更直观和立体的科普信息。
据介绍,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全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明年在中国举办,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全球性会议。《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地球生物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公约之一,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公约》有三大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公平公正地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简称ABS)。《公约》还衍生出《生物安全议定书》《遗传资源议定书》和《生物安全补充议定书》。我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公约》生效以来在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推动利益共享方面建立了统一的国际规则,对遏制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姜盟是一名南京本土的媒体工作者,多年来他始终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仅发起成立了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等野生动物保护NGO机构,直接在一线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更是利用工作、休假、考察等机会对全球多地进行了深入的生态考察,并且拍摄了大量一手野生动植物珍贵影像资料。
姜盟告诉记者,今年9月份,他作为中国青年代表的一员,参加了20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青年论坛,与全球90多个国家的代表一起交流了全球生物多样性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未来的发展。“这次会议对我有很大的感触,如今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在全球是一个普遍问题,而这又影响了全球气候和环境,最终影响到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这些年我在全球进行生态考察时候也直接感受到全球气候环境的巨变,以及对人类自身带来的影响,比如说今年我在婆罗洲考察时候,当地气温就远远高于往年平均气温,而这又与当地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从而引起温室效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姜盟表示,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特别是孩子来说,对动植物的知识大多数来源于公园和书本,而且很多人只关注于颜值高的网红动物或者明星物种,而一些“颜值不高”的动物则无人过问,但其实每一个物种在大自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任何物种的消失都可能对地球生态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比如说兀鹫、秃鹫一类的食腐动物,因为长相丑陋和以动物尸体为食的习性不受人类待见,但它们却是大自然中重要的“清道夫”,近年来很多地方秃鹫数量大幅减少,一些家畜和动物死亡后的尸体‘无人清理’,结果不仅污染了水源,还引起了传染病。”
本次展览还展示了不同生物群落区中“知名度”不高却是区域典型的一些代表物种。“比如说亚洲体型最小的蛙类——猪笼草姬蛙比米粒大不了多少。它们只生活在婆罗洲的苹果猪笼草里,跟猪笼草形成了共生关系,而且生活区域极其狭小。如果雨林被砍伐,或者猪笼草被人破坏,这一物种种群就可能彻底消失。”
姜盟表示,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要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不仅要对所涉及的物种的野生种群进行重点保护,而且还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或者说,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对于每一个市民来说,了解不同生境下不同物种存在的意义,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这也是举办本次活动的根本目的。
本次公益展览将从10月27日持续到11月12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多场科普公益讲座和网络互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