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天衣无缝气轩昂,人人竞学李双双

日期:10-28
李双双上海屋檐下名优之死

原标题:张瑞芳:天衣无缝气轩昂,人人竞学李双双

张瑞芳表示,李双双是个心直口快、大公无私又极朴实的农村妇女,作品的风格定为喜剧。对于如何让自己和角色融汇一体,她考虑在表演上适当夸张一点、风趣一点,把人物的性格放开点演。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话剧明星,到新中国的电影明星,张瑞芳不仅仅是一个演员,更是时代的符号和历史的见证者。在1937年与崔嵬导演合作演出了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之后,张瑞芳便决心让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她凭借喜剧电影《李双双》,她给新中国银幕奉献了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劳动妇女艺术形象。

张瑞芳:天衣无缝气轩昂,人人竞学李双双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

生平:1918-2012

工作单位:上海电影制片厂

张瑞芳:天衣无缝气轩昂,人人竞学李双双

出演过20多部话剧,拍电影也是“体验派”

1918年6月15日,张瑞芳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个旧军官家庭。从中学时代起,她就开始接触话剧,演过田汉的话剧《名优之死》等。

1935年,张瑞芳进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在参加革命的母亲和姐姐的影响下,她多次参加游行和左翼电影戏剧工作者组织的演出。1937年她出演郭沫若的话剧《屈原》,曹禺的话剧《北京人》,年仅19岁的张瑞芳已经在戏剧舞台崭露头角。在启蒙老师崔嵬的帮助下,张瑞芳被引入一个新的革命艺术境界。

张瑞芳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七七事变后南下进行救亡演出。1938年在重庆,张瑞芳入党后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大后方舞台生涯,共参演包括《全民总动员》、《上海屋檐下》、《国家至上》、《女子公寓》、《国贼汪精卫》、《秋收》、《北京人》、《棠棣之花》、《屈原》等二十余部话剧,专家们赞叹她的表演属于“体验派”。张瑞芳曾在话剧《屈原》中饰演婵娟,她的精彩表演一次次激起全场大喊“还我屈原,还我国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1940年,张瑞芳参演了话剧《国家至上》,饰演女主角张孝英。同年她在孙瑜导演的《火的洗礼》中首次登上大银幕,扮演一个从上海派到重庆后又被策反的女间谍方茵,从舞台突然转战大银幕,张瑞芳刚开始有些不太适应,甚至对自己的表演感到难过,但导演孙瑜的鼓励令她重拾信心与勇气。这一年,张瑞芳还与白杨、舒绣文、秦怡一起被誉为1940年代中国话剧“四大名旦”。

1962年,张瑞芳在电影《李双双》中出演女主角。从来没有演过喜剧电影的她对这个心直口快的农村妇女角色有些陌生,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当时为了熟悉,一遍遍读,一遍遍看,一遍遍想。那个人物到底怎么生活,怎么走路,我都挺注意的……”

《李双双》上映后轰动了全国,在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获得包括最佳女演员奖等四个奖项,李双双快人快语,爽直泼辣的性格相对更生活化、人性化,也颠覆了传统影片中悲苦、祥林嫂式的女性形象。郭沫若对她的表演和演唱赞不绝口,曾写诗赠予她:“天衣无缝气轩昂,集体精神赖发扬,三亿神州新姐妹,人人竞学李双双。”周恩来总理也称赞说:“瑞芳,你演的李双双很好嘛,很有生活气息!”

对演戏有敬畏心,用最“笨”的方法体验角色

张瑞芳在主演1937年的舞台剧《打鬼子去》时,饰演襁褓中的孩子被敌人刺死而悲痛欲绝的母亲,这对还未做母亲的张瑞芳来说很有难度。她反复琢磨,发现鲜血可以对她产生刺激,就用一个皮球盛满用糖拌和的红墨水,塞在道具娃娃的襁褓中。演戏时再用手把皮球捏烂,涌出的“鲜血”会让她眼神发呆,悲恸惨叫。由于演戏太过投入,她竟然在下场时摔倒,被人扶起来时全身还是颤抖的。

孙瑜导演在看过老舍创作、张瑞芳主演的话剧《国家至上》时大加赞赏:“一个青年演员,能把一个生活在村镇的回族少女演得那么生动,那么自然,是很不容易的。有几段戏,是很难演的,别说是青年演员,就是有舞台经验的老演员,也会感到吃力。可是张瑞芳演得那么恰到好处,有时只是一句台词,有时只是一个眼神,就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回味。”

第一次主演电影《火的洗礼》,张瑞芳犹豫不决,担心虽然出演过多部话剧,但是恐怕难以担任女主角。在仔细揣摩剧本和孙瑜导演的再三鼓励后,张瑞芳才勉强答应。演第一场哭戏,她拒绝了导演叫化妆师给她滴眼药水的做法,认为演戏是需要真情实感的,不能在镜头前弄虚作假,最后急出了眼泪,被导演抓住时机完成拍摄。

张瑞芳:天衣无缝气轩昂,人人竞学李双双

张瑞芳在《李双双》中饰演李双双。

拍摄《李双双》前,张瑞芳跟着原型人物刘凤仙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了半年的时间,不仅学会了锄地、浇水、施肥,还促膝长谈,一起做家务活儿。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张瑞芳每天的食物只有南瓜汤和榨过油的黄豆渣饼子。这些为她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农村妇女队长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式拍摄的时候有一场戏是李双双与喜旺吵架,李双双演得太像,乡亲们以为两人真在吵架,赶忙上前劝架。

在1982年拍完影片《泉水叮咚》之后,虽然经常有剧组邀请张瑞芳,却都被她婉拒。她曾解释道:“我没有信心,现在拍片今天送来剧本,明天就让你上镜,我不行。我总觉得演员是青春艺术,为什么青春偶像那么火?人们还是希望美的享受。等到观众都愿意欣赏演员演技的时候,还有一个漫长的提高欣赏水平的过程。”

做人保持谦虚,怀念老同事

“我只是个听话的演员而已,谈不上多伟大的成就”,这是做人一贯谦虚的张瑞芳常说的一句话。

晚年时张瑞芳曾感叹:“很多演员也许演一辈子戏都很难出名,我是幸运的,碰到了这样一个角色。一部戏的成功是方方面面努力的结果,演员最捡便宜,往往观众将功劳就记在了你一个人的身上。这方面我很清醒,任何荣誉都是集体的。”

张瑞芳认为,演员这个职业很讨巧,形象可以永久地留在银幕上,多少年后放映,观众看到的还是当年的美好艺术形象。面对荣誉也总觉得遗憾多多。她怕给人添麻烦,尽量少参加活动,在家看书看报看电视,看着年轻导演和演员们各显身手。

2007年,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张瑞芳获得“终身成就奖”,她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很多人都应该来领这个奖,可是他们都已经不在了。”

新京报记者李妍

编辑黄嘉龄校对薛京宁

松江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43.2万 志愿服务新风尚覆盖城区每个角落 上官云珠:万家灯火丽人行,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