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监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日期:10-27
实施办法

原标题: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监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在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进程中,如何监测评价和考核各地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监测考核的“晴雨表”和“指挥棒”作用?

我省勇于探索实践,于去年5月30日出台《江苏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与实施办法》和《设区市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指标与实施办法》,并于当年11月出台具体实施方案;今年7月,又对指标体系修订完善,形成《2019年度江苏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实施方案》。

率先探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引

2017年12月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将中央要求的高质量发展结合江苏省情实际,细化落实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反映和引领高质量发展,对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监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提出了要求。

“我省建立的指标体系,既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又体现江苏地方特色。”省统计局统计监测处处长刘学军介绍,从两个《实施办法》的内容和作用看,两者之间有机衔接、各有侧重。《江苏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与实施办法》以“六个高质量发展”为基本框架,用于监测评价全省及各设区市、县(市、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总体情况,而《设区市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指标与实施办法》则用于考核各设区市年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进度。两个办法相互作用,旨在更全面、更系统地反映全省各地高质量发展的绩效,其中,设区市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其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为“鼓励激励”和“能上能下”提供依据。

基于两个《实施办法》,我省又出台《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实施方案》,“这既是对办法的细化,增强了具体可操作性,又是对办法的深化,进一步明确了指标内涵。”刘学军说。依据《江苏省年度综合考核工作规定(试行)》《江苏省2018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以及《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实施方案》《2018年度设区市党的建设考核实施方案》和《2019年度综合考核满意度评价实施方案》,全省推行年度综合考核制度最终有了较为系统科学的制度设计。

完善指标,使测评刻度更加精准

新的“标尺”和“考卷”有了,能否激发改革热情,关键还看作为“刻度”与“考题”的指标设置。

刘学军介绍,指标体系围绕“六个高质量”提出统一要求时,也侧重体现“分类指导”,“坚持以聚焦区域差异性特点为原则,做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同时分别计算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指数和发展指数,实现奖‘优’之外又奖‘勤’。”

今年7月,根据一年来的实践经验、中央和省级层面新出台的文件要求,以及各地各部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我省对指标体系加以修订完善。开展监测评价的“考题”和“刻度”发生了深刻而生动的变化——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惠及民生,“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普惠型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占比”等指标被纳入今年的监测评价范围。在省级层面,“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十项民生实事’之一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我们据此新设‘农村厕所建设任务完成率’指标。”刘学军说。“异地就医定点医院联网覆盖率”“单位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标准化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建成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每项新增指标的设置,都是江苏与时俱进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针对上一年度设区市年度考核指标数量偏少、“六个高质量”下设指标覆盖不够均衡的问题,今年设区市考核指标的数量有所增加,由18项增加到27项。新增的9项指标中,仅“人民生活高质量”方面就占6项,从去年单一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扩充到当前既包含收入和就业,又涉及医疗和安全,真正体现考核的导向性、目标的引领性。

除了统一性指标,为体现各设区市不同的发展定位,一系列差异化的个性指标也被纳入系统考核的“大盘子”。眼下的南京,“城市首位度提升”已是衡量其发展成效的关键指标;在连云港,“‘一带一路’支点建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着眼未来,动态调整不“松劲”

今年4月22日,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监测评价首次“年度大考结果”出炉。2018年度,全省设区市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共有5个城市。其中,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增速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增速全省第一,人均GDP跃居全省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继续保持领先,太湖治理重点项目完成率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考核综合评分全省第一……

“系统考核的最终目的,是让过去对新发展理念‘理解不深入’的地方深化认识,让‘行动跟不上’的干部加快步伐,让‘落实缺乏创造性’的部门打开思路、有所突破。”刘学军说。

2018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8%、11%,占比提高至32%和43.8%;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18%;新能源汽车增长139.9%……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考核“指挥棒”的有效指引。如今,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正在江苏更快累积、加速汇聚,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愈发高涨。

“回首过去一年,监测评价考核‘考出’了江苏作为,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刘学军说,接下来,对指标体系的内容仍然要进行动态调整,边总结、边完善,“去掉达到‘天花板’、大家均已完成的指标,去掉体现上年度工作要求的指标,以及一些高质量特征不够明显的指标,更好地兼顾统一性和差异性,使监测评价的统计方法更加完善。”

晨读丨美好的10月27日,从关注健康开始 张军:警惕个别国家拿发展中国家定位问题做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