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格斗女王”能一腿KO对手,但多久能战胜社会偏见
谁规定女性只能柔弱?
▲专访中国格斗女王张伟丽:凭什么女孩非得是柔柔弱弱。视频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张伟丽,一个女人,一个全中国最能“打”的女人。
或许你还没听过她的名字,毕竟她不高调,也很少出圈。
张伟丽曾是河北顶尖的女子散打运动员,后来转战MMA综合格斗,职业战绩20胜1负。2019年8月31日,在UFC(终极格斗锦标赛,系世界最顶级的综合格斗赛事,在国外影响力堪比篮球界的NBA)格斗之夜深圳站比赛中,张伟丽KO巴西女拳王安德拉德,获得草量级(115磅)世界冠军金腰带,成为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
近日,这位格斗女王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夺冠后经常收到的网友评论是“做她男朋友肯定会被打”“谁敢娶她,会被家暴吧?”
在格斗场上,面临来势汹汹的对手,张伟丽毫不畏惧:“她一直看着我,我就一直盯着她看。看她时就感觉,我要把你吃了!”
但夺冠后面对“键盘侠”投来的别样目光和不友善的评论,格斗女王张伟丽却显得有些尴尬。她半开玩笑地回应:“我们打别人是要钱的,你给钱了吗,还想挨打?你想太多了。”转发微博时,她还调侃:想挨打的,打算付现金还是刷卡?
格斗场,42秒,张伟丽用一套组合拳能一举KO对手。社会场,张伟丽们又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战胜对于女性的傲慢与偏见呢?
对女性社会定位的偏见如影随形
同样在世界体坛竞技场上取得一流成绩的运动员,男性运动员被问到的问题,绝不会是“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会不会担心女友被拳脚功夫“家暴”。
可张伟丽不一样——因为她是女生。没人关心她技战术的设计是怎样的,下一个竞技场目标是什么,倒是怎么找对象之类的问题烦扰着她们。
这样的性别偏见,不止存在于女运动员身上,只是对女性社会定位偏见的冰山一角。
正如张伟丽在采访中强调的,女性不应该被模式化的定义,不一定非要温柔如水,到了年龄就必须结婚回家、相夫教子。完全可以像她这样,在男性林立的领域里,展现女性的力量。
在张伟丽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有太多人曾经告诉她:放弃吧,女生不配练习这项运动。然而,当过幼师,干过销售,做过前台,也做过教练,一路走来,张伟丽却从没有放弃梦想,更没有被社会对女性角色划下的条条框框限制住。
我想,我能,我去做。这样的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靠的正是像张伟丽一样的女性,为女性发声,用超燃超帅的榜样力量,去引领更多女性追求心中的梦想。
必须承认,这样的路并不好走,也必定充满了崎岖坎坷,充满了键盘侠的吹毛求疵、指指点点,可能不亚于夺得格斗女王金腰带的难度。
男人到了四十不结婚,就是黄金单身汉,女人到了四十不结婚,就成了斗战剩女,灭绝师太。社会视角对于女性的期待,总免不了将结婚生子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与男性相比,判断女性成功与否的标准,总脱不开是否家庭圆满、儿女双全的世俗考量。
电影《送我上青云》里,姚晨饰演的女主角便受困于女性身份,在职场、社会上处处遭遇偏见。
小说《红楼梦》里,薛宝钗把漂泊无依的柳絮视为一种洒脱、自在之物,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
▲《送我上青云》剧照
某种程度上来看,现代社会对于女性的界定,还停留在其是无根无系的柳絮上。即便女性已经“直上青云”,取得再大的职场成就、获得再高的社会地位,似乎总免不了被“键盘侠”们嘀咕几句。
她是凭借什么好风,才上得了青云,是不是背后有人、上面有人……这些把键盘当飞镖用的网友们会发出这些疑问,而不是去真正体察,女性在获得成功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用特有的坚韧和忍耐,为梦想付出了多少努力。
角色分工不应成困住个性化追求的囚笼
尽管板结化印象还在,傲慢与偏见也依旧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女性已经不满足于传统观念对女性社会角色的桎梏。
这一点,从受观众欢迎的影视剧中女性角色的变迁,就可以窥得一二。
影视剧的主要受众,以女性观众为主。以往女性喜欢看的影视剧,是傻白甜、玛丽苏的甜姐儿当道,她们要么被霸道总裁爱上我,要么被男二、男三全剧男性角色宠爱于一身。想要走上人生巅峰,靠的是男性角色扶上马送一程。
现在的女性观众,早已抛弃了粉红色的幻想,不爱看所谓的大女主剧了,反而更青睐“有勇有谋,手撕渣男”的当代女性意识觉醒的现实题材。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对女性社会定位存在偏见,对男性社会定位也有捆绑和束缚。例如,人为地给男性赋予家庭顶梁柱的角色,认为其必须扛起家庭的经济重担,必须主外不主内,洗手做羹汤就是没出息、没追求。这也会让部分男性饱受压力,甚至自我否定。
毋庸置疑,所谓的性别分工确实有些道理,但也应该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特质,给个体留出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不是让角色分工成为困住个性化追求的囚笼。
女生,可以像张伟丽一样,“拳打脚踢”创出人生一道亮丽风景。男生,也可以像李佳琦一样,“脂粉红妆”绘出事业一幅多彩画卷。
都9102年了,再用男女性别界定人生的走向,未免太OUT了。
编辑狄宣亚实习生李真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