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小学教师被形式主义害得苦不堪言,这是为什么?
近日,湖南湘西乡村女教师的一篇文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于文章中提到的为应对各种检查影响教学等问题,当地相关部门表示将整顿一切形式主义的检查。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中办就发布《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强调今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各种检查以及与教学无关的活动纷纷进校园,令教师们不堪重负甚至影响了教学工作。
有校长称成了“迎检专业户”,各类单位都向学校发指令
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迎接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遭到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诟病。开展检查本是推动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良好工作方式,但由于各类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逐渐异化成为学校负担。
贵阳市一所中学副校长说,由于学校是重点中学,因此被要求很多工作“创示范”“做模范”,随着不断获得荣誉,各种检查也成倍增长。
在这位副校长的办公室里,原本就很狭小的空间堆满了许多报送材料。“这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挪到了其他办公室。”她无奈地说:“上面三天两头来检查,要是不做好常态性准备,临时准备材料简直就是‘要命’。”
重庆市一所实验学校校长告诉记者,2017年学校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从此,迎检成了全校上下的中心工作。“我几乎成了‘迎检专业户’,主持召开的学校领导班子会、中层干部会、全体教师会就有五六次。学校还成立了迎检组,各块负责人按照迎检工作分工,连夜赶材料、加班做整改是家常便饭。”
而一旦验收达标学校成了先进样板后,迎检任务就更重了。“仅仅上学期我们已接待了三四拨视察,从中央、省市到区级都有。上级部门还组织了外地同行参观学习、区内经验交流、媒体采访宣传,真是疲于应付。”这位校长疲惫地说。
重庆市一所示范学校校长说:“学校教导处、德育处一起统计过,最多的时候,一个学期就接待了各类检查、指导近40次。”
有一位小学校长说:“本来争当先进是正常心态,但现在大家都觉得工作不要太突出,因为如果太优秀就会成为样本,接受各种检查。”
除了迎接各种检查,还有众多与教学关系不大的活动令学校和教师疲于应对。不少老师反映,现在流行两句话——“进校园”和“从娃娃抓起”,这成为很多非教学性工作纷纷进校园的理由。禁毒、扫黑除恶甚至创建卫生城市的工作学校都要参与。
“向学生宣传禁毒知识的确有意义,但为了检验宣传效果,各种考核和检查特别繁琐。”贵阳市一所中学副校长说,需要老师先专题学习,再组织专题班会、让学生笔试答题,最后考核的时候既要有分数量化学生考试通过率,还要准备很多总结资料。
记者了解到,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要经常接受来自文明办、关工委、共青团、工会、妇联、科委、街道办等各级各类单位的行政指令、工作安排、评比检查。
写不完的总结填不完的表格,“留痕管理”不堪重负
不少教师反映,需要用大量材料证明“真干了”的“留痕管理”,令人不堪重负。
“什么事情都要‘留痕’。”云南一名中学校长坦言,不少工作流于形式,只注重台账管理、留痕记录,不管实际效果。“应付不完的上级检查,写不完的总结,填不完的表格,教师变成了‘表哥’‘表姐’。”一些教师吐槽。
“现在各种检查常态化开展,而且动不动就要近3年或近5年的实施情况,缺资料就要赶紧补。不少时候组织老师加班不是为了搞教研活动,而是为了补资料。等检查结束后,这些资料就封存在箱子里,其实一点用也没有。”上述贵阳中学的副校长说,有的领导或部门来检查,也往往就是走马观花,资料不一定看,但学校不能马虎,必须认真做好各种准备。
此外,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布置工作缺乏计划和前瞻性,“今天之内完成”“明天必须交”之类的时间限制,常常让学校疲于奔命。
重庆市一所实验学校校长说,最辛苦的是学校的中层干部。“上级上午发通知,下午就要材料,就只能交给中层干部们去赶。中层干部就7个人,经常加班迎检查、突击赶材料,周末都很少休息。每年都有中层干部不堪劳累提出辞职,空出来的岗位想找老师接替都难。”
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学校聚焦教育主业
一些学校校长坦言,只要学校做好接待工作,检查一般就能通过。“这种主要靠检查推进学校工作的做法,本身就是形式主义。”
许多教师抱怨,现在一些部门追求的创新,很多都是追求政绩表面好看的花架子,把时间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占用大量原本应该从事教学、科研的时间。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表示,对于一些学校有必要参与的工作,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安排,下达指令,避免婆婆太多,每个部门提一点要求,布置一点任务,汇集在一起令学校难以招架。
多位受访教师建议,应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的活动,让学校聚焦教育主业。一方面要切实落实相关减负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细化政策,避免各类检查“搭车”进校园。此外,杨浪浪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深入学校调研,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尊重客观教育教学规律,更好地服务学校,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柯高阳、骆飞、白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