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征:克服脱实向虚需要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力

日期:10-23
曹远征实体经济

原标题:曹远征:克服脱实向虚需要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力

曹远征:克服脱实向虚需要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力

1998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撤销,曹远征被分流到中国银行,从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研究制定者转变为执行者——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开启了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的历程。当时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的曹远征参与了这一决定的相关起草工作,此后又介入这一改革的实际推动中。

“我参与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见证了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中国金融由弱变强,不断深化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并日益走向世界的过程。”曹远征说。

对于近年来脱实向虚问题严重,曹远征认为,要求银行、金融机构面向实体经济没有问题,但实体经济同样要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以下内容为曹远征口述,新京报记者整理。

曹远征:克服脱实向虚需要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力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经济学家曹远征。他参与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见证了中国金融由弱变强。图/视觉中国

解决脱实向虚,实体经济也要解决好自身问题

近年来,脱实向虚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如何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为了促进银行和实体经济更有效地结合,中国央行确立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促进金融机构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金融本身来看,金融的核心就是处理风险,在投资者和被投资人之间架起桥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确定的前景。在处理风险时,形成了不同的合约或者说金融产品,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有着不同的风险合约。从风险角度,银行机构最关注的是借款人能否还上贷款,谁能还上贷款,钱就借给谁。而金融机构本身做资金运作,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控制得很好,于是出现了金融机构之间互买互卖的情形,这是全球的一个经济活动。

另一方面,脱实向虚的一个原因是,实体经济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意味着产品卖不出去,企业没有收入来源也就没有还款来源,银行也不会给企业贷款。可以说,如何解决产能过剩是脱实向虚的核心问题。以中国的钢铁产业为例,2016年、2017年左右,中国钢铁产业有4亿吨的富余产能,这导致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不盈利,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钢企又向银行借钱,利息都付不起,银行当然不敢借钱了。后来钢铁行业去产能,2017年开始,钢铁企业开始盈利,现金流转好,能够还得起款了,银行也愿意向钢企贷款了,再也没有听说过钢企融资难的问题了。

因此,要求银行、金融机构面向实体经济没有问题,但实体经济同样要解决好自己的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换言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克服脱实向虚不能只要求金融机构一边发力,实体经济也应该发力于调整结构——降低杠杆、增加资本、提升盈利能力。

新京报记者侯润芳编辑赵泽校对张彦君

黑龙江黑河:秋收时节田更“绿” 中海前9个月收入1219.5亿港元 完成年度目标八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