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驻村干部杨海春的“搬迁秘诀”
新华社昆明10月21日电题:驻村干部杨海春的“搬迁秘诀”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杨静、姚兵
“让群众有安全稳固的住房是我们扶贫工作的一件大事。”云南省泸水市六库镇双米地村委会的驻村第一书记杨海春说,而搬迁工作要是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用心用情。两年来,面对搬迁工作,杨海春用自己的“秘诀”助力大峡谷里的群众实现安居梦。
双米地村位于我国“三区三州”贫困地区之一的怒江大峡谷里,村里的大多数傈僳族贫困户生活在高山上,群众面临“行路难”“住房没保障”“增收途径少”的窘况。因此,搬迁工作成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42岁的杨海春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政法委副书记,2017年他被派驻到双米地村委会驻村,开始和搬迁打上了交道。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皮肤黝黑的杨海春说,动员搬迁就是一道难题。
2017年,杨海春刚到双米地,为动员居住偏远的村民搬迁,他和村干部走了3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亚洼玛村民小组,就碰到冷场:晚饭后,杨海春召集村民开动员会,零星来的几个人,没等会议开始就转头回家了,直到晚上11点,会才勉强开始。
“首场动员会混乱不堪,更谈不上有效果了。”杨海春至今仍记得当时的情景。但他没有灰心,次日天刚亮,他和村干部来到反对意见较多的傈僳族群众李小华家,重点“交心”。
历史上经历过大迁徙的傈僳族群众大多在高山上生活,住在“杈杈房”里,就近开垦种植。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很多人不愿意离开住处。李小华也是如此,既有故土难离的情节,也担心搬迁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没了收入来源。
新家在江边、家门口就能就业……杨海春一番苦口婆心后,李小华坦承,母亲生病,也是他不愿搬迁的重要原因。杨海春仔细查看李小华母亲的病历,联系医疗机构给她治病,渐渐地,李小华笑容多了起来。杨海春感受到,村民本质是热情淳朴的,你和他以心交心,哪有捂不热的石头,解不开的心结。
一个村民、两个村民……渐渐地,村民由开始一听到“搬”字就皱眉头,变为不断拉着干部问搬迁政策。在搬迁点启动建设后,不少人一有空就会到点上看一看新家。“先看一下新房,大家都等不及了。”村民胡玉妹说。
为了动员亚洼玛村民小组的村民搬迁,杨海春前后爬了7次大山,逐户了解群众的想法,解疑释惑。44岁的胡玉妹一家在木板房里住了20多年,出门极不方便,过江赶集要靠溜索,去年10月,胡玉妹与其余的162户群众搬下了山。
“现在想想,杨书记刚给我们做工作时,我们不给好脸色真后悔。”胡玉妹说,村干部还推荐她到村里的蜜蜂扶贫车间工作,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
“搬迁后,村民要向市民转变,我们还教大家使用电磁炉,用冲水厕所。”杨海春说,扶贫队员们采取多种方式,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主动融入社区生活。
“易地搬迁三分靠搬迁,七分靠后续。还要发展产业、带动大家增收。”杨海春说,他们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工作,带领村民种花椒、坚果等特色经济作物,拓宽群众产业发展路子,并举办建筑技术、厨艺技能等培训班,让搬迁群众有一技之长。目前,已动员引导780余名村民外出务工,有了稳定收入。
如今,在怒江岸边,具有民族特色的搬迁点陆续建成,贫困群众告别了世代居住的“杈杈房”“木楞房”,住进了楼房。怒江州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怒江将有10万人搬入新房,目前,各安置点相关配套齐全,大部分村民已搬迁入住。
“现在让大家回去,大家都不愿意了。”亚洼玛村民小组的傈僳族脱贫户李正兰说,搬下来后,除了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还能接受技能培训,有工作干。
“和群众打交道,要带着感情,倾心尽力。”杨海春看着江边一排排安置房说,未来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