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请问,拿哪种诺贝尔奖,比较容易独享奖金?
如果你拿了文学奖,那么很可能自己独享大额奖金。和平奖也比较容易独自拿奖。
这几天,喧嚣已久的2019年诺贝尔奖终于尘埃落定。在诸位得主中,化学奖得主97岁的古迪纳夫老先生格外显眼,他打破了2018年物理学奖得主阿瑟·阿什金的96岁纪录,成为获奖时年纪最大的诺贝尔奖得主。
古迪纳夫的英文名“Goodenough”使得很多人称他为“足够好”先生。“足够好”先生被称作“锂电池之父”,但他54岁才开始研究电池,58岁研发钴酸锂,75岁研发磷酸铁锂,94岁研发全固态电池,97岁还在带博士生顺便拿了个诺贝尔奖……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做只要有心开始,永远不算太晚。
老年当益壮,少年也不甘落后。
诺奖历史上,获奖时年纪最小的是1997年出生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她在博客中记录了女孩被禁止上学、被炸毁的女子学校等在塔利班势力笼罩下的日常生活,并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呼吁女孩的受教育权。2012年放学途中,马拉拉遭到塔利班分子暗杀,全世界的谴责和同情涌向巴基斯坦,促使巴基斯坦第一条教育权利法案通过。2014年,年仅17岁的马拉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诺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这两个最小和最老的诺奖得主,一个未成年,一个将百岁,年龄跨度足足有80年。不得不说,诺贝尔奖对年龄的包容度真的很高。
略数一下,在25岁及以下这个大部分人疲于找工作的年纪拿诺奖的有3人,在31-33岁这个大部分人奶孩子的年龄段拿诺奖的有11人,在85岁及以上这个大部分人颐养天年的年纪拿诺奖的有14人。普通人和大牛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诺奖拿到手软的大牛们都是谁?
真正的大牛,不会止步于拿一次诺贝尔奖。
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和联合国难民署获得诺贝尔奖的次数最多,分别获得了3次和2次诺贝尔和平奖,但它们都是组织,暂且按下不提。
就个人而言,能获得两次诺贝尔奖就已经是顶峰了,这样的人有5位。
其中我们最熟知的是5人中唯一的女性居里夫人,她凭借对放射性的研究获得了1903年物理学奖,又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1911年化学奖。
莱纳斯·鲍林也是其中比较瞩目的一位,因为他是5人中唯一一个独享两份诺尔贝奖的人,1954年化学奖得主只有他一人,1962年和平奖也是如此。而其他4人都是和别人共享诺贝尔奖,也就是说,当时的得主有好几位。
奖金,需要分享吗?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奖项有两个得主,那么奖金将在两人之间平均分配。如果有三个,三人可能平分,或者给一个人一半奖金,给其他每人四分之一奖金。
人人都在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可在有些学科上,这规矩真行不通。
诺贝尔文学奖是最一枝独秀的奖项了,截止到2018年,颁发过的110个诺贝尔文学奖里,有106个奖都只有一个得主,这意味着,如果你拿了文学奖,那么很可能自己独享大额奖金。和平奖也比较容易独自拿奖。
与之相反的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颁发过的109个奖项里,有39个奖只有一个得主,33个奖被两个得主分享,37个奖拥有3个得主。这三种情况几乎不相上下,分享奖金在生理学或医学奖上格外常见。而且,同时拿奖的几个得主往往研究同一领域,比如我们熟悉的屠呦呦,就和坎贝尔、大村智都是因为研究寄生虫疾病而共同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停发诺奖的年份都发生了什么?
有很多人注意到,此次颁发诺贝尔奖,补发了2018年因丑闻搁置的文学奖。
虽然已经有118年的历史,诺贝尔奖并不是年年都有。一战(1914-1918)期间,诺贝尔和平奖完全停发,其他奖项也参差不齐地维持着。而二战(1939-1945)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连续3年的诺贝尔奖所有奖项全面停滞。
战争是科学进步的极大破坏因素,德国的教训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要知道,20世纪诺贝尔奖设立之初,德国获奖者人数可是世界第一。而在德国挑起反犹二战以后,犹太科学家开始逃离欧洲战场涌向美国,造成了20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知识流亡”,从此美国开始取代德国成为诺贝尔奖的最大赢家。
诺奖霸主悄无声息地更迭了,世界经济中心轰隆隆地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时代迈步前行,莫言和屠呦呦站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数据新闻编辑:孟融
新媒体设计:许骁
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