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贫穷的本质不是懒惰:以恰当的推动建立脱贫良性循环
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所提出的实验性方案”。
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词写道,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所进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们抗击全球贫困的能力。在仅仅20年的时间里,他们以实验为基础的新方法改变了发展经济学。
早在2013年,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就合写了一本书,名为《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也是二人的研究成果之一。两位研究者通过实证探究贫困的根源,发现处于贫穷状态中的人和普通人在欲望、弱点以及理性的层面上,实际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穷人贫困是因为懒惰”的刻板印象并不正确。
关于贫困原因的另一种流行观点是,贫困是因为穷人缺少资源,有了资源他们就能变富。然而近些年不少扶贫组织为贫困地区提供食物、医疗等资源的做法,并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目标。三位诺奖得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更深层原因是,穷人没有有效地把资源用在自身和家庭的发展上。
贫困的境遇首先导致穷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从而在做出生活决策时会犯下很多小错误,而这些小错误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于是就陷入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只要给一些恰当的援助,比如一条信息、一点儿推动,就能有助于打破这样的循环,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中国的扶贫实践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与三位诺奖得主的研究成果是契合的。40年来中国的农村扶贫走了一条从贫困地区区域开发为主转向以贫困家庭和人口为对象的精准扶贫之路。区域开发式扶贫本质上是一种促进贫困人口集中区域的优先发展来实现减贫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为所有农户尤其是那些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户提供依靠自己主动响应来增加收入的机会。
具体措施包括优先解决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环境、交通、教育等限制区域发展的瓶颈性因素,为穷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促进地区间产品和要素的流动,由此将本地市场接入更大的外部市场,有利于缓解本地市场的脆弱性,释放本地的生产能力,进而改善贫困地区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和能力。这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一步。
十八大以来,中央调整了以区域开发为主的扶贫开发模式,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这种策略调整是基于中国现阶段贫困人口小集中、大分散的客观现实以及贫困人口没有从以往的区域扶贫开发中平等受益的实际状况做出的。
中国大部分农产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地理条件复杂,只能走“小农”模式。地区分散,农产品成熟期又相对短暂,所以要帮助这些地区脱贫的关键就是要精准匹配生产与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帮助贫困地区形成长效稳定的产销机制。在这方面,国内不少电商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拼多多通过其独创的“拼农货”模式,将全国贫困县的农田和城市的写字楼、小区连在一起,成功建立起了一套可持续扶贫助农机制。
要在“小农”模式的背景下实现脱贫,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农货上行的方式将小农户与大市场低成本对接,对原有的低效、高损耗、高成本的体系进行重组,破解整个产业链对劳动力(小商贩)的过于依赖,以C2B模式实现“田间直发餐桌”,降低中间流通成本,并由此增加生产者的利润、升级消费者的体验,进而吸引新的生产要素进入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将贫困简单归结于懒惰其实是一个非常廉价,并且对解决现实的贫困问题几乎没有太多参考价值的做法。三位诺奖得主通过丰富的田间调研,对贫困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洞见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将同中国40余年的减贫经验一道,为减轻全球贫困做出更大的贡献。
□盘和林(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编辑陈莉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