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火,与黎巴嫩人的思乡情结

日期:10-14
中东战火黎巴嫩

原标题:中东战火,与黎巴嫩人的思乡情结

黎巴嫩是沙迪德的故乡,曾经的文明交汇之地为何成为了中东的火药桶?几个世代以来漂泊四海、背井离乡的黎巴嫩人又是如何重塑自己的身份认同?美国战地记者安东尼·沙迪德的回忆录《家:家园、家族与消逝中东的回忆》中或许能够提供一个答案。

撰文|李永博

位于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国度,每当其出现于公众视野,往往都与这两者相关:战乱与旅游。一个饱受战争之苦的国家总能让旅行者的流连忘返,这种矛盾性恰好凸显了这个国家的特质:悠扬久远的历史积淀与动荡不安的当下处境。

曾经的文明交汇之地为何成为了中东的火药桶?几个世代以来漂泊四海、背井离乡的黎巴嫩人又是如何重塑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本作者亲述的回忆录或许能够提供一个答案。

《家:家园、家族与消逝中东的回忆》记述了安东尼·沙迪德回到故乡寻根的历程。沙迪德是一位黎巴嫩裔的美国战地记者,因多年报道伊拉克战争而两度获得普利策报道奖。本书是沙迪德的第三本作品,在他去世一个月后出版。2012年叙利亚内战期间,他因气喘病发作身亡。

二战时期独立的黎巴嫩共和国原本可以拥有一个稳定繁荣的前景。高耸的黎巴嫩山脉是低洼的阿拉伯半岛为数不多的真正高山,形成了阻挡东侧军事攻击的天然防线。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优势,上千年来波斯、阿拉伯、土耳其、叙利亚,都没有彻底征服这片地区,而小众教派和战争难民则把这里当作躲避追杀的藏身之所。

以色列建国之后,中东的政治局势日趋紧张,巴勒斯坦难民纷纷涌入黎巴嫩,基督教与穆斯林的冲突难以弥合,最终导致了长达15年的黎巴嫩内战。终年战乱不休让曾经的和平富裕化为泡影。安东尼·沙迪德的的外曾祖父伊斯伯居住于黎巴嫩的一个小镇马佳永,时至今日当地仍是战火纷飞。伊斯伯只能让自己的子孙背井离乡,开启了几代人漂泊四海的历程。

安东尼·沙迪德成长于美国,但就像迁居各地的黎巴嫩人,沙迪德家族是一个永远无法安身立命的家族。沙迪德说,当他们想到“家”,根源或地方意义的“家”,总是想到位于黎巴嫩马佳永的房子,它代表一份永不褪色的身份认同。

多年战地报道的经历坚定了沙迪德归乡寻根的决心,他放下了工作和生活的纷扰,在2006年首次回到了故土。在两年时间里,沙迪德在家乡只做了一件事:修缮外曾祖父留下的祖宅。

中东战火,与黎巴嫩人的思乡情结

《何以为家》剧照

修缮旧宅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修整重建,更是在对家族历史乃至百年中东历史的回溯中,重建破碎的自我的过程。为了修缮大宅,沙迪德结识了马佳永当地的工匠。在交往过程中,文化的隔阂在一开始造成了不少误解,之后却建立深厚的感情:“当你和一群人一起相处了四十天之后,你就成了他们的一份子。”

从美洲、欧洲到中东,流亡海外的黎巴嫩移民已经成为了当下一个独特的群体,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有黎巴嫩人的身影,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埃卢、巴西前总统米歇尔·特梅尔都是黎巴嫩后裔。然而,如同本书的作者,重建家园仍是漂泊的黎巴嫩人难以割舍的情结。

去年黎巴嫩导演拍摄的电影《何以为家》屡获好评,小男孩在贫民窟的处境也反映了大批黎巴嫩游子的心声:无论身处何地,记住过往,也是记住你本来的模样。

本期荐书

中东战火,与黎巴嫩人的思乡情结

《家》,[美]安东尼·沙迪德著,阎纪宇译,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4月版

作者:李永博

编辑:徐悦东

2020国考明起报名 首次明确失信惩戒对象不得报考 吉林白城办公楼在装修施工中倒塌 6人被困4人获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