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最柔软群体”提供合格师资上海开放大学在全市16个区开展托育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素养培训
“这样的培训太需要了,我们一听说就立刻报名,这边把12位老师的上课时间都安排好了。”昨天,虹口一家社会托育机构的负责人刘秋霞说。
令她如此急切的,是上海开放大学在当天正式启动的上海托育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素养培训。今年,目标实现了立体化、多层次和全覆盖,全年培训人次目标达到4200人。
0—3岁婴幼儿,“最柔软的群体”,事关千家万户、城市未来,为托育从业人员提供重要培训,这件大事,上海开放大学担下了。
2.7万个托额背后是师资刚需
据统计,目前本市托幼机构共600多家,提供托育服务的托额约2.7万个,这背后,是对相关师资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刚需。
2018年4月28日,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1+2”文件提出,要加强托育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关爱并尊重幼儿、具有科学育儿观、高度责任心和良好服务态度的高素质、专业化托育服务队伍。职业道德教育成为岗前入职、在岗及转岗培训中的必修课。为了对接这一需求,上海开放大学开发职业道德课程、增加心理测试环节、建立专门实训室。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累计培训学员1755人。
去年11月,浦东“袋鼠麻麻”托育机构的50多位老师接受了相关培训。“课程设计中,专门单列‘职业规划’板块,让老师更深入体会职业的使命感,照护孩子,不是简单一份工作,与社会幸福感也息息相关。”负责人董凯伊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堂培训课,讲师是一位从业三十多年的幼儿园园长,讲课内容是一个一个安全事故案例。“这些行业内的经验教训,对于许多新的从业者来说非常宝贵,当大家听到小小一粒纽扣,甚至少跟家长说一句话,都曾引发悲剧,心里那根责任感的弦绷得更紧了。”
突破“做熟”模式找“空白”
“这些,并不够。”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楼军江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对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初心和使命,进一步精准定位:开放大学的服务对象,是成年劳动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和创造者,为他们的成长、再发展提供开放教育服务,是学校应有的职责担当。在此基础上,如何成为学习者终身学习需求与城市发展需求对接联动的有效平台,进一步提升教育内涵?主动找“空白”挖潜力,迎难而上,成为共识。
例如,托育从业人员,不仅包含一线工作的保育员、园长等,也包括相关基层管理部门新进人员,他们是否需要系统培训?育幼的主力军——家庭,是否得到了足够的科学指导?开放大学作为覆盖面更广的教育平台可以做些什么?
为此,学校突破去年已经“做熟”的模式,对自己提出了“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挑战。负责这一项目的非学历教育部常务副部长王松华介绍,在培训内容开发上,成立由知名学前教育专家朱家雄领衔的作者团队,本月底将出版5本教材,填补国内托育职业道德课程资源领域的空白,并拍摄5集视频导学资源。
上海开放大学依托系统分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在全市16个区开展职业道德和素养培训,目标全年培训4200人,包括托育机构管理人员、育婴员、保育员、营养员、保健员、保安员和财会人员在内的所有从业人员。目前,托育从业人员培训在长三角范围内的合作也已在酝酿中。
找准服务社会城市发展切入点
目前,上海开放大学已组建了一支由100名托育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骨干教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等人员组成的托育职业道德和素养培训师资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智慧父母成长课堂”昨也同期启动。据悉,这一项目线下计划培训家长3000人次,邀请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分别从科学养育、父母成长、隔代教育等方面,给家长分享科学、权威且实用的家庭育儿知识和成功案例。
“小切口,背后应有大情怀,进一步深刻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句话,找准开放教育服务社会城市发展的最佳切入点,是对这一信念理想的具象和落地。”楼军江说。据了解,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一个多月以来,上海开放大学已先后举办首届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首期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垃圾分类培训、“周末开大课”融媒体思政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