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用上“青海绿电”
10月10日,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传来喜讯,经过前期市场准入、电子合同签订、交易等一系列工作,刚刚建成投运不久的“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用上了来自青海的528万千瓦时清洁电力。这也是黄河水电首次送电至首都。
“绿电”是绿色电力的简称,通常指利用风机、太阳能光伏等特定的发电设备,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指准入的电力用户与并网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协商、挂牌等市场化方式的电量交易。
据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引入绿色电力,保障用电需求,标志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成为全国首个完全由清洁能源供电的绿电低碳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核心区用户通过委托代理公司,利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平台,引入青海、山西等地的水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满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绿色用电需求,主要供应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飞行区、公共区的用电需求,为减少标准煤燃烧、减排二氧化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绿电”发展方面,青海一直不遗余力。去年以来,我省将清洁能源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打好的“四张牌”之一,提出了打造青海“电力特区”的重大举措。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获批,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成功开拓华东、华中、西南电力市场,首次实现电力净输出。我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发电量占比、消纳占比居全国前列,清洁电力外送超过100亿千瓦时,刷新连续360小时100%清洁电力供应新的世界纪录。(周建萍)
★相关新闻★
青海为世界能源革命提供优秀样本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传来好消息——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50兆瓦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投产发电,填补了国内风光热储调荷智能调度的技术空白,是世界首个集风光热储调荷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科技创新项目。
海拔2800米的海西州格尔木市,常年干旱少雨,太阳辐照强,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50兆瓦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位于格尔木市东光伏发电园区,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今年9月19日实现并网发电,是目前国内建设工期最短、储热时间最长的项目。
项目采用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由聚光集热系统、储热和蒸汽发生系统、高温高压再热纯凝汽轮发电机系统,及其他辅助设施组成,其中吸热塔高188米,定日镜共4400块。预计年发电量约1.79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媒7.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18.49万吨。
鲁能集团青海新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青海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突破了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瓶颈,可24小时稳定连续发电,实现清洁能源完全供给,支撑电网调峰调频,稳定电网输送能力,有效解决“弃风弃光”难题,对促进我国光热技术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国内塔式光热发电系统在设计、产品技术和标准规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光热发电作为青海新名片将领跑我国能源转型,更是为世界能源革命提供了一个优秀样本。
除50兆瓦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外,整个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还包括200兆瓦光伏项目、400兆瓦风电项目,及50兆瓦储能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年发电量约12.62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15万吨。发电量除部分就近消纳外,剩余电量通过电网输送至山东、上海、浙江等中东部地区,为中东部地区提供清洁电能,减少煤炭消耗。(彭娜)
1月至7月我省外送新能源电量50.9亿千瓦时
青海是中国清洁能源大省,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我省先后出台一系列清洁能源产业规划以及相关扶持政策,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迅速崛起。10月10日,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今年1月至7月,我省外送新能源电量50.9亿千瓦时,实现新能源发电企业利益最大化,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海新能源资源丰富,水、光、风资源得天独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青海新能源全年发电量达到168.64亿千瓦时,外送新能源电量37.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80%,青海并网新能源装机占全省电网总装机的43.9%,成为第一大电源类型。
今年以来,省工信厅按照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提前预判、科学调度、拓宽消纳空间等措施,积极服务光电、风电等有序并网发展,全力消纳新能源发电,取得良好成效。1月至7月,共落实优先发电计划465.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14%,占全口径发电量的94.5%,完成年度计划的68.1%。其中,清洁能源优先发电429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的70.3%。
同时,拓展省外消纳市场,协调外送通道,加大午间光伏大发时段调峰外送力度,增加新能源电量消纳,提升新能源发电企业效益,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优势。
为促进新能源消纳,我省推动能源富集区试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综合试点取得实效。出台新能源富集地区增量负荷参与交易办法,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开展共享储能市场化交易。积极参与市场化跨区外送交易,扩展清洁能源市场化消纳渠道。1月至7月,水电外送电量47.2亿千瓦时(含20亿千瓦时黄河水电计划电量),同比增长1.1倍。
以市场化交易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进电力直接交易,稳定省内消纳市场。引导新能源发电企业按照以价促量办法积极参与市场,优先组织新能源、水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扩大水电交易电量规模,全年清洁能源市场化电量比例预计超过70%(含外送交易),电力运行市场化调节机制逐步完善。(范程程)
★★新闻链接★★
青海清洁能源从风生水起到风光无限
今年3月,青海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规划获批;
今年6月,“绿电15日”持续清洁能源供电再次启动;
今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青海发电企业为“凤凰展翅”提供清洁电力528万千瓦时;
同样是在9月,位于格尔木市东光伏发电园区,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50兆瓦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投产发电,填补了国内风光热储调荷智能调度的技术空白。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作为我国清洁能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青海深入扎实地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积极融入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开创了我省能源发展的新局面。
今天的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一路向前,正在从“风生水起”走向“风光无限”。今天的青海,正在依托丰富的风、光、水、热能资源禀赋,探索走出一条创新引领、网源协调、水光互补、带动产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绿色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