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进一步扩大资金安排多为千万元量级
短短3年内,开展补贴试点的已有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吉林、福建、甘肃、江苏等十余个省市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随着黑龙江省日前启动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全国把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范畴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进入补贴试点的省市已有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吉林、福建、甘肃、江苏等十余个省份直辖市,在整体试点资金安排上,基本为千万元量级。
10月9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财政厅、中国民用航空黑龙江安全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通知,启动《黑龙江省植保无人飞机购置补贴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将投入1000万元试点资金,对载药量十升以上的电动植保无人机实施补贴。补贴对象为从事植保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包括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作业组织、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等,对个人购置植保无人机暂不予补贴。同一补贴对象年度内享受补贴数量不超过3台,每台设备在2019年的补贴额度为1万元。此外,补贴对象在申报补贴前,要按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完成实名登记或国籍登记,已投保财产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并已完成至少400亩的植保作业量。
记者注意到,为了进一步落实补贴政策便民化,黑龙江省农业部门此前曾表示,在购机补贴申领工作中将采用“手机APP远程申请+核验机具时间预约”的补贴申领方式,既减少基层工作量,又方便购机农户,尽快实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申领“最多跑一次”。此外,补贴资金的申请兑付实行“先购机后申请,先申请先补贴,后申请后补贴,不申请不补贴,资金补完为止”的方式。
实际上,黑龙江省把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范畴,在全国并非个例。早在2017年,农业农村部就在全国“农机化工作会”上,首次提及将植保无人机纳入试点进行农机补贴,很快,植保无人机市场在全国就进入快速发展期。短短3年内,进入补贴试点的省市已有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吉林、福建、甘肃、江苏等十余个省份直辖市。
以农机补贴促进植保无人飞机推广应用,主要是为解决地面机械和有人驾驶农用飞机在复杂环境下病虫害防控作业难题,提高防治效率效果、降低防治成本、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无人机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更早。比如日本,农业航空作业面积占比54%,这其中无人机作业有大约40%,而中国几年前的农业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还不足2%。“打药”是必不可少的农活,而用无人机精确施药,无论是减少对人体伤害,还是实现农药减量喷施、减轻环境污染,都有巨大作用。
无人机分电动与油动,记者注意到,在已公布补贴试点政策的省市里,以补贴电动遥控飞行喷雾机为主,这显然是出于环保角度的考量。在资金安排上,除个别省市超千万元外,基本都实行千万元量级的补贴。在单机补贴额度上,各省市配额不一,黑龙江省执行的单机补贴一万元的额度并不算高,很多试点省市的单机补贴在一万五千元左右。
随着农机补贴试点的推行,对植保无人机的补贴“门槛”也在逐步清晰。相比2017年相对粗疏的试点产品技术条件约定,黑龙江的产品补贴描述非常具体,比如:空机重量不大于116千克,起飞全重不大于150千克,载药量10升以上;设计飞行速度不大于15米/秒;有固定的药箱安装位置和唯一匹配紧固件,一款机型能且只能匹配一款药箱;加装有飞行控制芯片、电子围栏、避障系统软件、配备北斗和GPS双模及以上卫星导航系统、作业飞行数据实时记录存储设备和施药作业系统,具备防重喷漏喷、防农药漂移功能,能够实现作业飞行可识别、可监测、可追查;同时具备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试点产品的生产企业,则必须建立有智能化管控平台,能够对其产品的作业飞行实行远程实时监测、安全管控,且该平台已直接或间接接入中国民用航空局无人机云交换系统,并可实现接入黑龙江省农机作业指挥平台;拥有健全的植保无人飞机操作人员培训考核体系。
新京报记者田杰雄
编辑张树婧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