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出入境管理服务70年:从全人工到24小时自助服务
如今,北京市已有6家出入境自助服务厅,出入境接待大厅和派出所受理点达到80个。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雅)从全手工录入制证发证,到全程电子操作,再到24小时自助服务,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工作30余年的证照管理大队大队长沈顺今告诉新京报记者:“现在回头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受理点的样子我还是历历在目……在出入境管理服务发展的历程中,我见证了祖国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走出国门也不再是稀罕事。”
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证照管理大队大队长沈顺今在岗位上给申请人办理出入境业务。新京报记者郑新洽摄
全人工办理,全城只有俩窗口
1949年3月,北京公安出入境管理机构成立,叫做北平市公安局外侨管理科。1983年,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正式成立,下设有中国公民因私出入境管理科。
这一机构位于东交民巷内,办公条件简陋,人手少,群众想要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和手续,可要费一番工夫。
一直在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受理岗位工作的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公民管理大队副调研员施爱民告诉新京报记者,当时,申请人想要办理出入境业务,需要先到受理点排队拿号。拿号后,再排队缴费五元领取一式两份的申请表。“填写申请表后,一张需要到单位盖章,一张放在公安局留存。”之后,申请人再到出入境窗口重新排队,办理接下来的手续。“整个过程相比现在,要繁琐很多,也更加费时费力。”
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公民管理大队副调研员施爱民在电脑前核对申报材料。新京报记者郑新洽摄
施爱民说:“整个流程……从受理到制证,都是几名民警手工操作,整个过程很慢。而且两个受理窗口要接待全市办理出入境业务的公民,民警工作压力很大。”
说起那时候的制证,沈顺今介绍:“证件上的信息要靠手写,再把封皮用塑封机压膜。一不小心,手就会被高温的塑封机烫起了泡。”而且盖章也是人工操作,还要保证整齐划一,许多工作人员因此都患上了腱鞘炎。
“不像现在,那时候什么时候取证,也没有明确的时间,需要申请人过个十天半个月,到申请点看小黑板。看到自己的名字,才知道证件已经制作完毕,可以领了。如果没看到自己的名字,也只能多跑几趟。”沈顺今说,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办理手续需要什么材料,大多只能到现场咨询,“那时候办理出入境证件,至少都要跑个两三趟,才能把资料凑齐。”
受理场所从1个到86个
这样一直持续到了1999年,才有了改善。
沈顺今说,1999年,在北二环小街桥新建了出入境接待大厅,共17个中国公民证件受理窗口。“那时候就开始逐步使用电脑录入了,有了电子设备的支持,工作也轻松了不少,效率也高了。”
2000年后,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的申请人骤增,每天办证申请人排队都要排到接待大厅外。为了满足群众迅猛增加的办证需求,2007年,全市18个分县局分两批全部设置出入境接待大厅
2012年9月1日起,非京籍人员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在北京办理出入境证件。这一年,北京市出入境证件日均受理量近7000件,各出入境接待大厅都很拥挤,现有条件下无法满足需求。北京市公安局决定,推出网上预约预审核的方式。申请人在网上提交申请后,系统自动核对信息回复申请人是否符合办理条件,申请人可以按照预约的办证时间和地点办理,全部流程系统48小时以内自动完成,大大提升了办证效率。
“网上预约平台从研究到建设,再到当年9月1日系统启用,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神速’了。”沈顺今说。
2013年起,北京公安出入境在全国首创开展派出所设立出入境证件受理点的工作。2017年9月,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通州设立第一个出入境自助服务厅;2018年12月,开放第一个24小时出入境自助服务厅,市民可以自助领取出入境证件、办理赴港澳台签注以及查询出入境记录。
如今,北京市已有6家出入境自助服务厅,出入境接待大厅和派出所受理点达到80个。
出入境证件电子化
沈顺今说,随着科技进步,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也在不断进步。自2012年开始,北京公安出入境先后推出电子护照、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电子台胞证。电子证件的推出,实现了持有电子证件的公民可以快速自助通关,减少群众通关等候时间。尤其是往来港澳旅游签注,通过自助签注一体机,申请人仅用3分钟就可以完成自助办理。
随着新版电子化出入境证件的不断启用,出入境的制证设备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相比改革开放初期的全手工作业,现在的制证都采用自动化的设备,科技含量高,操作也变得简单,一个制证员可以同时操作好几台制证设备,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办证需求。
2013年12月,北京公安出入境管理局推出了为网上预约办证人员、60周岁以上老人、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以及残疾人等四类人员免费速递出入境证件的便民服务措施。出入境证件的领取时间也在不断缩短,从最初领取时间不定,到20个工作日到现在只需要7个工作日。
“随着高科技在出入境工作中的应用,民警和申请人都感受到了便利。”沈顺今说,能够为出入境管理的发展和变化尽一份力,她深感自豪。
新京报记者张静雅
编辑郭琛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