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青海情——国庆节见闻:39年的坚守书写执着

日期:10-06
青海国庆节

原标题:中国梦·青海情——国庆节见闻:39年的坚守书写执着

“工作近40年,我参与了四项大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牛皮蝇病防治、牛羊外寄生虫驱虫、牛羊内寄生虫驱虫和包虫病的调查研究与防治。”

自1980年参加工作,已经在动物防疫一线工作了39年的马占全是一名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普通防疫人员。

1984年,针对牛皮蝇病高发的现状,动物疾控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该病的防治工作。作为年轻的防疫人员,马占全一个人自带行李,坐班车到海晏县青海湖乡开展牛皮蝇病防治和培训工作。

“那时一张牛皮能卖二三百元,但感染牛皮蝇病后,皮革全是小洞,整张牛皮就一文不值,同时引发牛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消瘦死亡,直接影响着牧民群众收入。”

农区长大的马占全初到牧区工作,由于条件限制,每天给牧民交半斤粮票、3角钱伙食费,与牧民群众同吃同住。“住帐篷、吃点苦倒也没什么。但语言不通,工作推进难,饮食不习惯,让自己消瘦了不少。”

“好在我挺了一个月,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再加上我国新产的倍硫磷驱虫药,很快赢得了牧民群众的信任。还学会了藏语的一些日常用语。”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经过10年努力,该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感染率的80%左右控制到了20%以内,还研制创新出注射、口服、抛背等多种防治手段。

2003年,在祁连鹿场进行鹿结核病监测抽血,解除麻药的梅花鹿提前清醒,200多斤一人高的鹿猛跳起来,一头撞倒正在记录的马占全,两只蹄子踏在他身上,造成三根肋骨和耻骨断裂。2007年,杂多县一个海拔5000米的乡发生牦牛腹泻病,马占全与同事三人出现高原反应。“当时我最严重,脑袋出现浮肿,躺在帐篷三天只吃了半袋方便面。还提取了病样,在乡村干部的催促下回到西宁,经研判提出了防治办法,解决了问题。”

长期奔波在牧区,在环境恶劣地区工作,已经是防疫部门工作人员的家常便饭。以前由于防护条件的限制,防疫人员随时有中毒或被人畜共患病感染的风险。但为了农牧民增产增收,一批像马占全一样的防疫卫士始终奋战在一线,用担当践行着忠诚,用坚守书写着执着。(罗连军)

各地欢庆“十一”佳节 市场人气旺盛 “六稳”如何稳 发力显效看这里之投资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