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鲁敏在读|每本书都有值得我借鉴的东西
“在读系列”是新京报·文化客厅活动品牌推出的特别栏目,我们将邀请往期线下活动的嘉宾,以视频访问的方式,分享他们正在阅读的文化作品以及对于阅读写作的私家看法。第五期,与大家分享的是,文化客厅第十六期的小说家鲁敏。
第五期,与大家分享的是,文化客厅第十六期的小说家鲁敏
(余泽民×鲁敏:真实与虚构之间的雅歌塔|文化客厅NO.16)
。
鲁敏,1998年开始小说写作。已出版《奔月》《六人晚餐》《九种忧伤》《荷尔蒙夜谈》《墙上的父亲》《取景器》《惹尘埃》《伴宴》《纸醉》《回忆的深渊》《百恼汇》等二十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郁达夫文学奖、《中国作家》奖、中国小说双年奖、《小说选刊》读者最喜爱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原创奖、“2007年度青年作家奖”,入选“《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台湾联合文学华文小说界「20 under 40」等。作品先后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5、2007、2008、2010、2012、2017年度排行榜。
新京报·文化客厅“在读”鲁敏在读
新京报:今年读过最好的一本书是什么?
鲁敏:我没有这样的比较。因为有的时候,最这个词它太局限太肯定了,有的时候书,它可能选材特别好,也有可能传播特别好。写得让大家以为它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其实有的时候都不见得,所以我没法给出一个答案。只是说每本书都有值得我借鉴的东西吧。
新京报:您最欣赏哪些作家?
鲁敏:比如说我喜欢三岛由纪夫,我也喜欢马尔克斯、纳博科夫啊。喜欢V.S.奈保尔、冯内古特等等。
新京报:你的作品中最满意的是什么?
鲁敏:长篇的话《六人晚餐》我还比较满意,然后小说集的话《荷尔蒙夜谈》。
鲁敏在读推荐作家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
(Yukio Mishima,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
,原名平冈公威,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是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和电影演员。主要作品有《金阁寺》、《鹿鸣馆》《丰饶之海》等。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
,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俄:Владими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Набоков;英: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2日-1977年7月2日)
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纳博科夫在美国创作了他的文学作品《洛丽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年8月17日-2018年8月11日)
,简写维·苏·奈保尔或V·S·奈保尔,英国印度裔作家。
维·苏·奈保尔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定居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其主要作品有《通灵的按摩师》、《重访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等,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库尔特·冯内古特
库尔特·冯内古特
(Kurt Vonnegut,1922-2007)
,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这种“黑色幽默”风格始终是冯内古特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质。其代表作《五号屠宰场》、《猫的摇篮》抓住了他处身时代的情绪,并激发了一代人的想象。晚年冯内古特在曼哈顿和纽约长岛的田园里,颐养天年。2007年4月11日,因病在曼哈顿逝世。
记者|徐悦东
视频拍摄剪辑|刘诗霞
编辑|何安安
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