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旗梯队“70”如何不走样?飞行员肉眼可辨半米误差

日期:10-01
护旗梯队飞行员

原标题:护旗梯队“70”如何不走样?飞行员肉眼可辨半米误差

“九•三”阅兵亲历者揭秘飞行编队有多难。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每次阅兵分列式,打头阵的都是飞行编队。国庆阅兵中,主力飞机组成“70”字样,整齐地飞过天安门广场,飞行员是如何做到精准控制速度和距离的?

2015年9月3日,飞行员蔡伟参加了“九·三”阅兵,他驾驶的飞机位于“70”飞行编队的“7”字里,是纵队中间的一架。蔡伟在央视节目中曾介绍,不同位置的飞机有不同的驾驶特点,中间的几架飞机,承担着传导作用,要求飞得特别稳,动作量特别小,为后面的飞机创造更好的条件。

他回忆,当时编队飞机之间前后距离仅23.8米,而左右距离是0米。“0米”意味着机翼是相切的,20多米的前后间隔,也就相当于比一架飞机的长度多一点,距离相当近。

如何保证飞行控制精准,字型不走样?

“阅兵的要求是零米零秒零误差,要完全通过肉眼测,还是很难。”蔡伟说,经过长时间训练,飞行员可以通过肉眼看出半米距离,再近的距离就很难肉眼判断。由于飞机在空中会受到气流影响,因此飞机专门加载了一些助航设备,用来高精度定位,帮助飞行员控制飞行距离。

他回忆“九·三”阅兵时,最紧张的是经过国贸上空,因为高楼聚集区有热岛效应,气流很乱。这样的环境导致飞机稳定性比较弱,震动非常大。飞行员必须精力高度集中,盯住长机的位置,看好辅助设备,不断去修正距离、间隔、航向。飞行员不可能看向别处,只能通过余光感觉马上到天安门广场了。

参加阅兵的飞行员,专业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标准。蔡伟有18年飞行经历,累计飞行3000多个小时,他透露,选择受阅飞行员,一般从资深飞行员往下排,基本确保参与阅兵的飞行员都是技术能力较强的。

新京报记者倪伟

编辑陈思校对杨许丽

揭秘学霸方队 博士硕士训练用上“效益曲线” 女民兵方队来自北京朝阳 还有81位“辣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