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还记得你当年做过的“国庆手抄报”吗?
每年一度的国庆节,往往是最大型的手抄报才艺展示现场。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铺开一张八开大的崭新白纸,从最左或者最右边开始涂抹,把心中的构想和设计,一点点涂抹开。国庆的喜庆和欢悦,而后也在整张纸上铺展开来。
你一定还记得,小学或者中学时期做过的那些手抄报。相信对很多人而言,制作手抄报的过程,都是校园生活时期的美好回忆。
关于手抄报之种种
手抄报,就是手抄的报纸,可传阅、可观赏、可张贴。
对很多人来说,手抄报是校园记忆,是少年时期的经历。可实际上,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古代,由于印刷不便,传播信息主要通过手抄文字于纸上,然后以张贴公布的形式来完成。这种形式,其实也是现代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在唐代还形成了专门的“邸报”,由各地驻京“邸吏”主持抄发,对象为地方官吏。而“邸报”就是典型的手抄报。
现代报纸流传开之后,手抄报便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它虽然离开了信息传播的主战场,却在校园之中传承了下来。
这种形式流传如此之广,以至于在国人的记忆中,校园时代都或多或少有过制作手抄报的经历。
手抄报形式多样,于公,这相当于缩小版的黑板报;于私,它是个人制作的一张张小小的报纸,是自身创意与设计、才华与努力的一种直观表达形式。
什么时候会办手抄报?在学校里,有主题活动或许会举办手抄报比赛,比如保护环境,比如清洁卫生,比如学习前辈先进事迹等。国家有重大的活动或许会办,比如奥运会,比如十九大,比如世博会等。再就是各种传统节假日——端午、中秋、儿童节……
每年一度的国庆节,往往也是最大型的手抄报才艺展示现场。
想制作一份立意新颖、内涵丰富,既能悦人又能愉己的手抄报,并非一件易事。相信,每个当年有做报经历的小伙伴,都曾在八开大的白纸前眉头紧锁过。
做手抄报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工程。它涉及组稿、排版、插图、编辑、上色、书写各个环节。可谓是个人绘画、书法、设计能力的集中展示,而从更高层面来说也是个人素养、理想志趣和精神风貌的一种外化。
做手抄报涉及很多细节,以装饰美化为例,如果你想把这份小报整得像模像样,那么这份报纸的报头、题花、插图、花边、尾花和色彩运用等等各个部分,都需要精心绘制。
此外,书写也是一份报纸成败的关键。如果一份手抄报版面设计和插图绘制都美轮美奂,那些精心留下的空白区域,却填得一手臭字,那这份报纸也难以让人赏心悦目。
我曾经有一个同学,有着极佳的绘画功底,拿过市里的绘画比赛一等奖,手抄报的插图画得逼真形象,极具吸引力。只不过,他的字实在不怎么样,不入流的字配上一流的画,那种对比带来的反差,反而更容易凸显他的字臭了。手抄报展出来,观报的小伙伴临报嗟叹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
▲图片来自人民网。
国庆手抄报,已成为一种传统
关于国庆节手抄报的制作,又独有门道。庆祝国庆,那么代表国家的那些标志性符号则不可或缺。
天安门城楼、国徽、国旗、人民大会堂、华表往往上报率最高,此外,诸如长城、五岳、长江、黄河等具有中华特色的人文或自然景观也往往被用作素材。
手抄报的主题色,当然要以红色为主,红色的彩带、帷幔,大红的灯笼,紧簇的红色气球,往往都不可少。
再配以礼赞国家的美文,赞颂大好河山的诗歌,抒发个人情感的小作。这才配齐了一份国庆手抄报的基本元素。
最重要的,还是确立明确的主题,并以之为核心,合理地将各个元素搭配设计好,建构出一个主题鲜明、细节丰富、版面设计和谐美好的场景。而是否能够将各个元素组织设计好,是这份报纸成功与否的最关键之所在。
我清晰地记得,在初二的时候,一次为参加学校国庆手抄报比赛独立制作国庆手抄报的经历。
当时,我颇费心力地在整个报面的核心处,绘制了庄严伟岸的天安门城楼,很是自得。不过在此处用功过猛,耗时太久,忽略了整体版面的编排与细节的填充打磨。最终没在比赛评选中拔得头筹,只沦为二流。
至今想来,那也是一段难忘的挖掘自身创意绘画能力的经历。手抄报比赛也的确是一项好的赛事。
手抄报这一形式,如今在国内的中小学中被很好地传承了下来。作为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编排设计能力,激发创造力,展现绘画、书写素养的载体,它自身具有独到的意义。
而国庆节手抄报也俨然已形成一种传统,一代又一代人的校园记忆中都有绘制国庆节手抄报的影像就是明证。
现在又逢新中国70周年华诞,此刻应该又有很多学生在制作迎国庆的手抄报。感今怀昔,想起当年你我做过的手抄报,或许流转于你我内心的那股温热,依旧难以消退——毕竟,那也是“我和我的祖国”的一次关联存证。
□狄宣亚(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实习生:孙文静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