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江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互认 176万常住居民问诊基本实现同质化服务

日期:09-29
互联互通同质化

原标题:在松江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互认 176万常住居民问诊基本实现同质化服务

在松江,从老城新城的居民,到远在石湖荡的农民,176万常住居民问诊已基本实现同质化服务。这其中,一张健康信息网功不可没。记者近日从松江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区内7家二级医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分中心、117家卫生站点全部联网,实现了纵横交错的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互认,这为医疗技术触角深入基层服务百姓奠定了扎实基础。

区域居民健康档案随时调阅

信息化怎样助力健康医疗服务?破除信息化壁垒、打破数据孤岛,堪称其中的核心环节。松江区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科科长李云鹏介绍,健康档案就是健康信息网里最小的网格,为居民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健康档案,是帮助全科医生掌握居民健康状况的工具。有了这个工具,便可为居民提供连续性服务。基于这一实际需求,之前松江区卫健委对既往健康数据仔细梳理,去除了近60万“死数据”,取而代之的是联动社区,全科医生在诊治常见病、慢性病过程中,实时录入社区居民基础信息。

健康信息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2010年以来,松江区依托区中心医院建成“四个中心”——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区域病理诊断中心。同质化诊疗技术条件成熟后,松江依托区域卫生专网,建立起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这一平台上,病人电子病历、检验检查、诊疗信息、随访管理等信息均可查阅,区内综合医院、社区之间医疗信息系统全部实现互联互通、共享互认。松江区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主任倪建华告诉记者,迄今平台建立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两个任何”,即任何居民和医务人员在任何就医地点,只要满足业务规范情况下,均可调阅相关健康档案。

居民全生命周期数据“可追溯”

信息化助力健康服务,并非局限在诊疗,预防公共卫生领域同样发挥了大作用。记者了解到,以往预防接种、妇幼儿保、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由市疾控部门牵头,纵向深入社区。不过数据区域内的横向管理,却迟迟未能联通。今年起,区级社区两级平台实现整合,松江区内公共卫生24个应用模块区内互联互通,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一体化管理打通了关节。

公共卫生领域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仿佛铺就了信息高速公路,帮助社区全科医生“事半功倍”管理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李云鹏透露,就在不久前,儿童保健数据也已被接入健康档案。现在,从出生开始的免疫接种规划,到老年体检数据,松江居民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了“可追溯”。最新数据显示,松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每天采集80万余条居民诊疗健康信息,数据质量处于全市前列。区内16个公共卫生业务条线也完成了区域一体化协同管理。而今,糖尿病病人4.2万余人,高血压病人15万余人,均可在平台上完成在线疾病随访与管理。

延续同质服务助力分诊

对家庭医生来说,信息化让“一位医生管2000名居民”的理想目标不再遥不可及。全科医师张伟说,有了信息化的支撑,疾病诊断更有连续性和精准性,明显缓解了医务人员不足的现状。此外,由于了解病人基本情况、有的放矢问诊,病人依从性也更好。对医院管理者而言,信息化实打实的“数据说话”,还确保了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能力。

同质化诊疗借由信息化平台,实现下沉助力分级诊疗,在松江,这样的模式已渗透至康复领域。“市一医院南院—区中心医院—第五康复医院—中山社区”,成熟的康复分级诊疗与连续服务,也正尽享信息畅通带来的益处。松江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李正表示,下一步,松江区域信息化建设还将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内涵、强化惠民应用,让更多技术为居民健康所用。

终于等到你 回家 致以崇高敬意 送上节日祝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