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0年“粮食”供应变迁,从粮票定量到精吃细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都粮食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粮食消费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新京报快讯(记者陈琳)1953年,北京居民凭票购粮,每月人均粮食定量为27.86斤;2018年,粮票早已成了纪念品,北京居民人均口粮消费下降到每人每月25.2斤。“口粮消费下降说明消费品种不再单一,可选择性更多了。”9月28日,记者从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都粮食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粮票消失了,粮食消费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席茓囤。北京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供图
北京90%以上粮食从外省调入
据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供应紧张。1953年,北京市粮食产量极低,仅为12.5万吨。改革开放后,粮食生产大幅增长,1993年达到284.1万吨。
2014年,北京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调结构、转方式,高耗能、高耗水传统农业被列入限制发展产业,粮食产量逐年降低,2018年北京市粮食产量降至34.1万吨。
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降低,北京市粮食主销区的特征越发明显,90%以上的粮食需要从外省调入。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年征购贸易粮从1953年的22.4万吨增加到1979年的27.8万吨,粮食还处于短缺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粮食生产的稳步提升,粮食流通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市外调入及进口粮的有效调节,粮食供给充足,2018年,北京粮食供给量已经达到623.9万吨,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27倍。
现代屯粮用的砖圆仓。北京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供图
一手粮源年可掌控量超过300万吨
北京的市储备粮管理体系规范运行28年,成为保障首都粮食安全的“蓄水池”和“稳定器”。1991年,北京市建立地方粮油储备。1999年,建立市储备粮实物垂直管理体系,逐步把储备粮向交通方便、储存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库点集并。2004年,受“非典”期间调控市场的启示,建立了成品粮储备。
目前,北京市地方粮食储备和食用油储备规模分别达到全市城乡居民6个月和60天的正常消费量,成品粮储备可以满足首都市民10-15天的正常消费量,粮食宜存率连续多年达到100%。
北京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了产销合作机制,抓住了保障首都粮食安全的源头。与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东等粮食主产区产销合作不断深化,外埠粮源基地进一步拓展。截至2018年末,北京国有企业通过自建、控股合作、租赁等方式在主产区建立外埠粮源基地,一手粮源年可掌控量超过300万吨,为北京市粮油市场保供稳价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1953-1993年间使用的各种粮油票证。北京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供图
粮食消费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转变
对于市民来说,粮食消费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要解决温饱问题,而现在考虑得更多的是美味、健康。70年来,首都粮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统购统销,买粮食需要凭粮票。1953年,北京居民每月人均口粮定量为27.86市斤,至1979年,人均定量为28.86市斤。26年来,人均消费量仅增加了1市斤。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粮食消费呈现逐年增加态势,至2016年达到顶峰,全年粮食消费总量535.8万吨,口粮消费量361.3万吨。而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不断优化,北京粮食消费呈现稳中趋降态势,至2018年,全市粮食消费总量461.2万吨,口粮消费量 341.8万吨。口粮消费比顶峰时期(2016年)下降了5%。人均口粮消费由2005年的每人每月26.8市斤,下降到2018年的每人每月25.2市斤。
为满足市民不断提高的粮食需求,北京实施粮油品牌培育行动,培育了一批消费者认可度高、具备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推出一批“营养高、质量优、价值大、效益好”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展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推广“生产基地+主食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新模式。首都百姓粮食消费更加便捷、品种更加丰富。
■多知道一点
1949年,北平市贸易公司食粮分公司成立,粮油市场处于自由购销阶段。1951年,北京市油脂公司开始在市场挂牌销售食油。
1953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市粮食局,全市进入计划经济下的统购统销时期。
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开放部分计划供应,改为议价供应;1993年,粮食市场全面放开。
1998年,北京市粮食局实行政企分开,8个城近郊区撤销粮食局。
2018年11月16日,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立,增加了关于重要商品和应急物资储备的新职能,成为新时期确保首都安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京报记者陈琳
见习编辑刘梦婕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