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路:活力之路走向科学之城

日期:09-28
北京语言大学海淀区

原标题:学院路:活力之路走向科学之城

“为什么喜欢这?”

“因为这是学院路,是海淀。”7月上旬的一天,在北京语言大学会议中心咖啡馆,郑民浩操着一口标准普通话。他来自波兰,因为着迷中国文化,去年9月专程来北语学习中文。

还没到北京的雨季,正值暑假,校园静谧,树叶尽情舒展。阳光穿过大树的空隙,洒满地。

郑民浩说,活力四射的海淀学院路,令人着迷。

学院路因闻名遐迩的八大学院而得名,如今高校林立。它代表了中国最早的大学城概念。现在,是中国智力最密集地之一。

不少重大科研成果诞生于此,年轻人怀揣梦想至此,在这片以智慧、活力为代名词的土地上成长。

海淀正在构建“创新生态雨林”,如今中关村科学城已扩展至海淀全域,未来将持续激发科技创新“主力军”创新活力,走出一条海淀新时代新发展之路。

(一)

初识

北语文化节促交流

距离回波兰过暑假还有几天,这天下午,郑民浩和一位中国同学相约咖啡馆温书。

身边,一群古巴留学生正热闹地歌唱、跳舞。一位男孩儿走过来说,派对是开放的,欢迎大家一起来玩儿。

郑民浩笑了笑,“北语的氛围很好,教学条件过硬,尤其语言学。”他钟爱中国文化给自己带来的那份恬静,毅然来到北京。

耳边虽欢声笑语,罗明明的眼神却有些落寞。

“我最近每天都哭。”罗明明来自埃及,在北语读了3年研究生,今年夏天毕业马上要回国,十分不舍。她将希望寄托于朋友,朋友说会帮她留意工作机会,有合适的就马上回北京。

吸引她的,是海淀独特、浓厚的学习氛围,随时去周边高校交流。“学院路很年轻,海淀十分国际化。”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已成为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

学院路:活力之路走向科学之城

北京语言大学,许多留学生前来报到。摄影浦峰

说到国际化,北京语言大学团委书记杨天乔深有感触。他想起一个画面:前几天北语毕业典礼,一位研究生代表在发言中最先感谢的,是北语的校园文化。“他们上学时期就能感受国际化氛围,对个人成长有好处。”

为了促进交流、展示各国文化,北语从2003年开始举办“北语文化节”。杨天乔也是北语毕业生,这位80后团委书记经常被误认为在读生,跟同学们打成一片。

他参与筹备了多届文化节。在他看来,文化节对留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和社会,感受到中国的包容和开放。另一方面,中国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国文化,促进沟通交流。

这只是学院路的一个缩影。

打开北京地图,学院路是北京西北部一条不足3公里的道路,两侧,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八大学院曾坐落于此,如今,高校林立。

说学院路是中国智力最密集之地,也不为过。

(二)

起源

闻名遐迩的八大学院

学院路最初因“八大学院”而闻名。

解放初期,北京有高校13所,其中公立学校6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学院(今北京师范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北平艺术学校(今中央美术学院)、北平体育专科学校。

13所高校中,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农学院等高校坐落在海淀辖区。

1950年初,新中国第一所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海淀区正式兴建校舍。在抗美援朝期间,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先后于1951年1月和2月分别接管了协和医学院和燕京大学。

1952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有计划的院系调整。私立大学和学院分别并入调整后的公立学校。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个学院及燕京大学的文、理、法等各系并入北京大学(实际执行中,北京大学法学院中的法律学系、政治学系调到北京政法学院);撤销了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建制,有关系、科并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清华大学改为多学科的工业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北京大学改为文、理类新型综合大学,校址由城内沙滩迁入海淀原燕京大学校址(燕园)。

此后,北京工业学院从老解放区迁来,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林业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等八大学院相继在海淀兴建校舍,形成著名的八大学院区。

随着八大学院的兴建,学院区从南到北修建了一条主干路,并命名为学院路。

学院路:活力之路走向科学之城

学院路两边高校林立。摄影浦峰

在马路东侧从南到北依次是如今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马路西侧从南到北依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以及北京林业大学。

“‘八大学院’与我国工业1.0时期同时起步,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紧密相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退休教员谷上礼说。退休前,他是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的一名教授,今年已84岁高龄。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建设人才匮乏,旧有的高等教育体系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随后,全国范围内开始有计划调整院系,其中就包括“八大学院”的兴建。

一批批青年学子怀揣着激情与理想,来到“八大学院”学习专业知识,立志投身到祖国的工业建设中去。

1954年,19岁的谷上礼从上海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煤田专业。

开学典礼上,时任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说,地质部是党中央的矿产资源参谋部,北京地质学院是为党中央矿产资源参谋部培养高级人才的学校,你们都是祖国工业建设的侦察兵。

时至今日,谷上礼依然能清晰地把这句话完整复述出来。“后来我们每年校友见面时,都回想起这句话。”

谷上礼回忆,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简陋,校舍盖好之前一个房间要住20几人。那时学校还在建设中,同学们有时还要到工地上劳动,参与校舍兴建。食堂伙食也十分简单,8个人分一大盆菜,“给什么吃什么,从来没有人挑剔。”

虽然硬件差,但大家学习热情都很高。“上课就怕迟到,迟到就得坐后面,坐后面就听不清,我们班上课都抢位置。”说起往事,谷上礼历历在目:每天白天上完课,晚上还要预习和复习,不光为了考试,更为了学知识。同学们都互相帮助,心里有份责任,不让班上任何一个人掉队。

“当时我们煤田专业的全体同学都以‘黑不溜秋’为荣。”谷上礼笑称。

随后,中央财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等院校也陆续在海淀建校。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迁入今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海淀区的高校学生数比1950年增加了4.3倍,在校学生72757人,占全国的16.50%;有学校20所,占北京市高校总数的64.51%;教职工共25922人,占北京市的87.22%。

当年的毕业生数1625人,招生3158人,都占全国的3%左右,占北京市的100%。至此学院区已初具规模,海淀区作为科教文化区的地位初步确立。

(三)

更新

学院路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院路也在发生变化。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八大学院”陆续更名为大学。同时,伴随着一些学校的迁入和迁出,学院路的高等教育走向更多元发展。

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有北大、清华等普通高校27所,中科院等院所99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占全国1/8;两院院士605人,占全国的37%。

杨天乔认为,海淀区高校和研究机构众多,优势集聚效应明显,北京语言大学又身处海淀,可实现资源的互惠互利。今年5月19日开幕的第十六届北语世界文化节,就是北京语言大学首次与海淀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

今年,北语文化节吸引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参与。开幕当天,七彩长龙般的万国巡游队伍在北语梧桐大道上行进,各国留学生身披各具特色的本国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尽展青春活力。

学院路:活力之路走向科学之城

五道口,每天都来往着各种年轻人。摄影浦峰

不仅北语学生,海淀区其他高校、周边居民、外国大使等,都来现场“围观”。

“下一步,我们希望把北语世界文化节的规模扩大到整个学院路,形式上也会考虑如何让大家更深入地参与进来,而不只是简单看一看。”杨天乔说。

学院路像一根纽带,连接起年轻人的生活和梦想。

“每当临近考试,你会发现学院路的每个咖啡厅有各个学校的学生刷夜,大家会交流。”杨妮来自山东,是北京语言大学英西复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同时也在校学生会留学生联络中心任职。

填志愿时,杨妮很想去一个国际化的学校,就来了海淀,进了北语。

“来了之后发现,北语果然名不虚传,是‘小联合国’。我原本以为大家国家不同,文化有差异。其实交流起来,大家都很亲近。”杨妮有不少外国留学生朋友,“我的朋友都超爱北京,他们觉得海淀氛围好,生活便利还充实。”

(四)

展望

科技事业日益兴旺

1949年以前,海淀地区没有科研机构。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与此同时,中央和国务院部委以及北京市的一些单位也相继在海淀区兴建科研机构。从此,众多科学家、知识分子在此云集。这些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毗邻,逐渐形成了“科学城”的雏形。

科学城与学院区的初步建立,在海淀逐渐形成了多方面科研机构设置和各学科优秀科研人才荟萃的局面,使海淀地区的科技事业日益兴旺起来。

学院路:活力之路走向科学之城

清华科技园。摄影浦峰

长期以来,以学院路地区高校为代表的海淀驻区高校在高价值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功劳不小。

例如中科院,“十二五”以来,依托中科海淀先进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中科海淀科技创新综合体,推动中科院在京各单位在海淀区直接转移转化的重大科技项目超过80项(不含各所研究人员自主创业转化项目),包括中科寒武纪、中科富海、梦之墨、中科物栖等多个重大项目,海淀区在资金、空间、产业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支持。

其中中科富海为理化所大型低温制冷系统转化项目,打破国际巨头在我国相关战略领域的垄断和限制,为我国航空航天、大科学装置、氦资源战略保障、氢能源发展等战略高技术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在清华,联合清华大学汽车系、北京国汽智能网联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牵头成立),共同建设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究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为海淀区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应用。

在北航,支持王田苗团队建设智友天使学院,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库。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生物医学、智能交通、科教娱乐、高端制造服务等发展。

除了产学研紧密合作,海淀区的科技创新计划和行动,驻区高校也积极参与,贡献智力。

2018年初,海淀发布“创新发展16条”,包含原始创新能力跃升、创新型企业“3×100”、“创新合伙人”、城市空间更新、“科技政府”等九大计划和七大行动。

其中,每年将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科技战略专家、法律财务管理专家等重点群体,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

当年4月3日,海淀区委区政府科学顾问聘请仪式举行,海淀区委书记于军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等14位全球顶尖科学家颁发聘书。

科学顾问将全力参与到中关村科学城和海淀区的建设当中,发挥好“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海淀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尤其是,将指导海淀破解困难和问题,指明更清晰发展方向,促进区委区政府决策科学化,助力海淀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后8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及其团队、智友天使基金(筹)、北航天汇孵化器、雅瑞资本、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分别以“创新合伙人”身份联合发起的“中关村智友天使学院”正式启动,落地北京市海淀区。这是海淀区政府科学顾问首个实体落地的项目。

于军说,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邀请各高校与海淀区构建“创新合伙人”这一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希望与各高校成为“创新合伙人”,促进跨高校、跨学科合作,校际、校地联合建设新型研发平台,共同推进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通过海淀区与各高校联合设立基金、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等方式,共同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创新合伙人”正源源不断地为海淀发展注入活力。

“我们将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优势,把政府掌握的、能影响和撬动的创新资源整合起来,构建以创新合伙人为支撑的创新生态雨林,为科技成果产生、转化、产业化提供全链条的创新资源供给和配置服务。”于军说。

(五)

结语

去年初,海淀“创新发展16条”力度空前,创造性地提出城市空间更新、城市功能提升、科技城市建设以及科技政府塑造等概念。

不同于以往,这16条政策更加关注新兴城市形态建设以及科技文化融合发展,创新科技成果要在海淀率先应用,提高创新创业者和居民的获得感。

当年10月19日,学院路街道组织筹划的第一届“城事设计节”活动正式启动,旨在让生活和工作在学院路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地区规划建设,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地区资源聚集和互动,盘活地区创新资源。

活动共回收967份调查问卷,有来自高校及社会的87组、240人报名参与。参赛选手的选题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城市家具、手绘地图、节点设计、环境改造、景观提升、社区治理、街区更新等诸多方面。

启动会上,谷上礼也被邀请到现场,讲述学院路的历史由来、变化和发展。

退休后的谷上礼依然充满活力,他说,人过七十到了人生的第二青春期。作为学院路街道的居民,他时常会给学校同学、社区居委会讲讲老故事。

今年3月,第二届学院路城事设计节再次启动。启动活动当天,社区垃圾分类、社区花园、儿童友好社区、如何介绍学院路、街区口袋花园5个主题词获得票数最多,为街道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参考。

本届城事设计节将引入更广泛的社会参与,让更广泛的年龄层、更多高校、更多社会力量都成为设计节的伙伴。同时,本届城事设计节也将更国际化,欢迎众多国际友人一起勾勒他们心中的学院路,为学院路的国际化进程增光添彩。后续,学院路将选取对其更有裨益的作品,逐步落地实施。

城事设计节是学院路地区提升区域城市建设品质,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构建新型城市形态的一次尝试。未来,学院路乃至整个海淀,将在你我每个人的参与中,创造更好的明天。

新京报记者邓琦见习记者刘梦婕

燃爆 西城公安 无“所”不能 北京国庆游园活动攻略:十公园将上演30场文艺演出
相关阅读: